而时候未到。。。。。。
“先生是想投效曹公?”
董嫣即便得了郭嘉这话,说她凡事偏要问个明白,便已是觉得她有些话多了,可董嫣并不在意。
她要想明白。她不能稀里糊涂地为郭嘉做了这事,却连这是他投效曹公的进身之策都不知道。
郭嘉看着董嫣,唇边浮现一丝浅笑,眼神却带着几分深意:“其实,未必是曹公。”
他顿了顿,将竹简和挂佩放在桌案上,并未强行塞入董嫣手中,继续道:“此乃进身之计不假,曹公麾下确有荀公达、程仲德等贤才,我能想到的,他们未必想不到。可胜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多一人,多一策,自然是多一分胜算。
“你先前说,我不愿为袁本初效力,那是因为我想找一个有才能、有雄心、有魄力之人辅佐,而袁本初,不是这样的人。我今日献此三策入曹营,只是因为也许有朝一日,我会想要辅佐曹公。”
董嫣眉头微蹙,盯着桌上的竹简,郭嘉以为她仍在担心由她一个小女子献策入曹营的风险。
毕竟闻喜百姓多向着黄巾军,忽然有人来曹营献策,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被怀疑是黄巾军反间之计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挂佩是颍川郭氏的家传信物,我将此物交给你,荀军师定会认得。只要见到信物,他便知是我,你在曹营中绝不会被亏待。”
董嫣终于从桌案上取过竹简和挂佩,可她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定定地看着郭嘉,那认真的神色,叫郭嘉没来由的一股心慌。
“所以先生愿意随我去洛阳,也并非可怜我一个小女子独自上路而起了善念,出手相助吗?”
献策曹操
郭嘉一怔。
他未曾想到自己的打算会被董嫣看出来,更未想到,会在此时被她看出来。
他若想糊弄董嫣,或是一时将她骗过去,于郭嘉而言,也并不是不可能。
可不知为何,他看着董嫣认真的神色,否认的话竟有些说不出口。
她是他见过的最“真”之人,若自己用心机和谎言去应付董嫣的坦荡,反叫他觉得自己糟践了这份真。
郭嘉沉默半晌,终是点了点头,“不错,我欲面见天子。”
郭嘉此言一出,董嫣便全明白了。
他能献策曹公,是因为在曹操帐下的荀彧、荀攸与郭嘉同为颍川人,又恰好荀攸此次跟着曹操来了闻喜。
郭嘉若真想入曹营,有荀氏的推荐,有闻喜的三策,被曹公纳入帐下也只是顺水推舟的事。
可郭嘉是在择主,择主,怎能在一根树上吊死呢?
天子虽势弱,但他毕竟是天子,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
若天子是可造之材,且能有支撑起大汉如今这残局的气魄,那他郭嘉为天子、为大汉躬身入局,把这天下一块一块拼回来,也无不可。
只是天子身边之人不同于曹操,曹操和袁绍左右皆有颍川士族辅佐,天子身边却没有。
见天子难,能有个机会与天子坐谈天下局势,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