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喜欢宣京,搬过来工作不就好了。”
“你大学的时候不是老是缠着我问这问那的吗,怎么之后也没去宣京工作?”
半晌,蒋成心才开口说:
“我不是喜欢宣京。”
“……我那时对宣京的感情,可能是一种冲动。”
一种基于迷恋的冲动。
高中的时候,梁以遥所在的戏剧社经常在学校的大礼堂演出。
那人虽然由于竞赛经常缺席社团活动,但只要有他参演的剧目,礼堂里绝对是座无虚席。
那时候学生会每几个月都会印一种名叫《校园快讯》的杂志,每班分发一两本以供传阅。
里头的排版有参考一些流行的杂志,大事记里记录学校团建研学活动,其余几个板块刊登学生自己投稿的文章,以及近几个月开展的社团活动。
记得有新闻社的人采访梁以遥,问他演过这么多莎翁的戏剧,最喜欢的台词是哪一句。
蒋成心至今还记得,那人说自己最喜欢的台词不是很有名,大家可能都没听过。
由于《校园快讯》是全班传阅的公共书籍,蒋成心不能在上面划红线打圈,便只能默默地把梁以遥喜欢的台词摘抄了下来。
【我想,月亮有一双会流泪的眼睛】
那一瞬间,他的脑子里迸发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冲动。
——他要去书店里把这句话的原文找出来!
于是那一天,他跑遍了学校周边的大小书店,买了四种译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傻乎乎、颤巍巍地捧着几公斤的书,内心确是前所未有的甜蜜满足。
回到家被他妈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蒋成心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寻宝一样地开始找那句台词。
仿佛只要是找到了,他就可以把梁以遥的某部分偷偷占为己有。
可是到了最后,他才失望地发现。
没有一种译版的全集里有那句台词。
上网搜索之后,蒋成心才知道,原来那句台词极有可能是梁以遥自己翻译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翻译过后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里,都找不到一模一样的那句话。
得知真相后,他的那股冲动就这样被浇熄了。
到了大学时候,他又对素未谋面的宣京燃起了同样的冲动。
走在南安的大街小巷上,他偶尔会对宣京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感到向往。
宣京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宣京大学里的食堂每天都吃些什么?宣京的街道是不是特别宽、特别干净?高楼大厦是不是特别宏伟?……
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梁以遥此时此刻或许正在宣京的某个地方。
如今看着眼前这片曾被自己朝思夜想过的土地,蒋成心内心无端地难过起来。
那股冲动的感觉被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行压抑,已经成功地变成了一片近乎悲哀的平静。
梁以遥应该不知道。
有人曾经愿意为他翻山越岭。
或许以后,他再也不会因为那人的一句话,辗转几个书店,只为寻找一句其实不存在的台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