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1984港岛文娱起点 > 第10章 新报精绝古城(第1页)

第10章 新报精绝古城(第1页)

陈文彬从糖水铺子出来想了半天,才隐隐有些明白。

为了印证心里所想,他找台电话,拨通一组号码。

“尹总编,你好,我是三月,现在在城寨,方便见一面吗?”

“哦?”电话那头的男人先是惊讶声,跟着就是沉默,好一会儿他才笑道:“行,什么时间?”

“现在如何?”

“哈哈,那好,中午我在德辅道西的《莲香居》酒楼等候小友大驾光临。”

挂完电话,陈文彬就带着周惠敏坐上去往中西环的巴士。

。。。。。。。。

《新报》早年创办之初靠着武侠小说在香江报业争夺一席之地。

创办人罗斌,以出版社和电影行业两手兼顾,相互相辅相成。

倪眶刚出道那会儿就曾在《新报》写过小说。

后来,罗斌的电影公司因为持续亏损的缘故而不得不宣布关门,专心经营报社。

也是在资深报业人,现在的总编尹志伟的建议下,《新报》开始转型,

通过【马经+政论+娱乐】的复合内容结构,精准覆盖中产阶级及草根读者。

短短数年间,一跃成为日销5万以上的中型报社。

今年更是借助“中英谈判”这一热点新闻,引用新华社、路透社双源信源,将日销推到8万份。

说实话,以总编尹志伟如今的地位,其实没必要专程联系陈文彬这种没什么名气的小作家。

之所以如此,得从1982年英国女首相访华开始。

那一次尹志伟亲眼见证这位女首相从信心满满的走进大会堂,再到从脸色凝重的会场走出,两腿一软跪倒在地。

也是从那时开始,他才马不停蹄的回香江,建议老板罗斌主动去跟内地进行接洽,

如此,才有了今年《新报》日销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尹志伟也逐渐对内地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

因此,在底下人推荐这篇盗墓题材的小说,看完里面那些对内地的描写之后,他才起了见一见这位作者的想法。

可惜这位作者很谨慎,只是在电话里进行过一番沟通。

不过这也恰恰验证对方是内地过来的大才。

否则,一个香江出生的年轻人绝无可能对内地如此了解。

纵然是通过父辈的口述,也无法描写的如此真实,仿佛就生活在内地。

还有,文字中对内地的那种情感是骗不了人的。

中午,

尹志伟坐在《莲香居》二楼包厢假寐。

时间缓缓走过,临近十二点,包厢门敲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