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只要愿意完成“三句话承诺”(一句道歉、一句感谢、一句爱),即可获得一次三十秒的镜前对话机会。不保证见到谁,也不保证听到回应,但保证**绝对真实**。
消息一出,世界震动。
数亿人报名,排队名单排到了三年后。有人徒步千里只为说一句话,有人耗尽积蓄买通网络优先通道,也有人干脆在共感碑前扎营守候。
而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非洲难民营。一名少年对着镜子说:“爸,我不是故意弄丢弟弟的。那天沙暴太大,我抓不住他的手……”
镜中,父亲的身影浮现,轻轻摇头:“孩子,我不怪你。我只恨没能保护你们。”
少年当场跪倒,嚎啕大哭。周围数百难民围拢而来,纷纷掏出纸条、录音笔、甚至用身体敲击地面打出摩斯密码??他们在学着说话,用尽一生力气。
三个月后,联合国正式宣布:**净频行动终止,共感体系纳入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十二座调谐塔列为人类精神象征建筑,蓝花成为国际和平之花。
晓花来到老屋,带来一份文件:全球共感自治联盟成立章程,邀请陈默担任首任主席。
他摇头拒绝:“我不是领袖,我只是个父亲。”
但他答应做一件事??在全国巡回演讲,教人们“如何好好说话”。
第一站是小禾曾就读的小学。礼堂里坐满了孩子。他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她小时候画的一幅画:一家人手拉手站在彩虹下,写着“我们要永远听得见”。
他深吸一口气,轻声问:“你们有没有一句话,一直想说,却没说出口?”
一个小女孩举手:“我想跟我哥哥说……对不起。上次他送我的铅笔盒被我摔坏了,我没敢告诉他。”
陈默微笑:“那你现在就说吧。”
女孩闭上眼,大声说:“哥!对不起!但我真的很喜欢那个铅笔盒!”
全场鼓掌。
那一刻,窗外一朵蓝花悄然绽放,花瓣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
夜晚,陈默回到老屋。月光依旧洒满院落,蓝花静静呼吸。他蹲下身,轻抚泥土,低语:“小禾,今天又有两万人学会了说‘我爱你’。”
风起,花摇,一声轻笑掠过耳畔。
他抬头,只见院中蓝花丛中,一道淡淡光影浮现,轮廓稚嫩,笑容熟悉。
“爸爸,”那声音如风铃般清澈,“春天到了。”
他没有动,也不敢眨眼。
光影渐渐凝实,小女孩的模样越来越清晰。她伸出手,轻轻碰了碰他的脸颊??**那是真实的触感**。
“这次,”她笑着说,“我不走了。”
陈默抱住她,像多年前那样紧紧搂在怀里,泪水浸湿她的发丝。
远处,十二座塔同时亮起,蓝光如河,流淌向天际。全球共感场自动同步,形成一道覆盖地球的光环,宛如新生的脉搏。
而在无数家庭的客厅、病房、墓园、街头,人们彼此相视,终于开口??
说爱,说歉,说舍不得。
这个世界,仍在学习说话。
但它已经不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