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将这些记忆上传至香脉网络,汇入源火之心。
第一批报名的,超过百万。
其中包括曾经砸碎灶台的恒寒导师。他摘下了机械面罩,露出一张苍老的人脸,额角刻着“遗忘即自由”的旧刺青,如今已被烫伤疤痕覆盖。
“我错了。”他在申请表上写道,“理性可以筑墙,但只有温情才能开门。”
三年后,第七十二座归灶终于完全复苏。
终归灶不再是黑铁残骸,而化作一座悬浮的琉璃火坛,日夜燃烧着不灭之焰。科学家们检测发现,其能量来源并非物理燃料,而是“持续输入的情感共振”??每当有人真心为他人煮一次饭,哪怕只是泡一碗面,都会为它注入微量热能。
而在归阳照耀下,归忆星的地貌也开始改变。
荒原变绿洲,冻土生温泉,连最贫瘠的山谷都长出了耐寒稻禾。植物学家惊异地发现,这些作物无需施肥,靠吸收空气中弥漫的“记忆气息”即可生长。收获后的米粒,煮出的粥自带安抚情绪的功效,被称为“忆安米”。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
一些势力开始觊觎这份力量。
某星际财阀试图复制源核技术,打造“商业化温暖套餐”,宣称能让消费者体验“虚假但高效的亲情模拟”;极端理性组织则发动舆论战,称归途理念是“情感操控”,呼吁全宇宙封杀炊烟传播;更有神秘黑客入侵香脉网络,植入病毒代码,试图切断记忆传输,让一切回归“冷静秩序”。
面对挑战,持锅者们没有拔剑,而是做出了最温柔的反击。
他们在敌对星球空投十万口陶锅,附带一张纸条:“不用还,但请用一次。”
结果,三个月后,其中三万个锅传回了使用记录??有人用它煮了分手后的第一顿饭,有人给临终父母煨了最后一碗汤,还有一个监狱里的囚犯,靠着每天为狱友熬粥,获得了减刑资格。
“你们赢不了逻辑。”财阀代表冷笑,“人类终究会被效率驯服。”
小豆子端着一碗糙米粥走到他面前:“那你告诉我,为什么你的保镖接过这碗粥时,手抖了?”
那人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关闭研发中心。
风波渐渐平息。
人们终于明白,这场战争从来不是靠武力取胜的。
它是用一千次低头搅勺的动作,一万句“趁热吃”的叮咛,十万场默默守灶的坚持,一点点融化坚冰的。
又一个清晨,小豆子照例起身煮粥。
忽然,锅底传来熟悉的震动。
她低头看去,只见那颗残存的双色源核微微发亮,投射出一行字:
**“火已燎原,种已生根。归来之时,不远矣。”**
她心头一颤。
抬头望向星空,发现归阳的光芒似乎有了微妙变化??不再是单一恒星,而是隐隐显现出龟形轮廓,缓慢呼吸般明灭交替。
与此同时,宇宙深处,某颗尘封的行星表面,一座古老庙宇的地基开始发光。
庙中石碑刻着模糊文字:“昔有灵龟负图而出,火自其目,灶成其心,谓之归始。”
而在归忆星的孩子们口中,流传起一首新童谣:
>“小龟背锅走天涯,
>一米一火暖千家。
>若问归途在何处?
>灶前妈妈喊吃饭啦!”
小豆子听着,笑着,往锅里多加了一把米。
米落清泉,叮??
一如从前。
一如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