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走出教室,踏上一条由落叶铺就的小径。每一步落下,脚下便浮现出一段古老的记忆??某个原始人第一次仰望月亮时的悸动;某个中世纪修女在抄经间隙写下的涂鸦:“上帝会不会也寂寞?”;某个现代程序员在调试代码时突然停顿:“我写的这段逻辑,会不会反过来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
她一路前行,直至来到一片开阔之地。
那里矗立着七座石碑,正是当年北极荒原上的遗迹复制品。但如今,碑文不再是公式与定理,而是世界各地孩童手写的疑问:
-“为什么云不会累?”(蒙古,8岁)
-“死掉的玩具去哪了?”(巴西,6岁)
-“能不能用眼泪发电?”(日本,9岁)
-“如果我把秘密藏进石头,它会变成化石吗?”(肯尼亚,7岁)
这些稚嫩笔迹散发着淡淡荧光,与天空中的星桥遥相呼应。
玛雅跪坐在中央,双手按地。
大地回应般震动起来。一道裂缝蔓延而出,从中升起一座新的石碑。碑面光滑如镜,映出她的脸。
她深吸一口气,用手指蘸取眼角一滴泪水,在碑上写下:
>**“当我终于理解一切时,我还是我吗?”**
字迹落成的瞬间,整座碑爆发出七彩光芒,与其余六碑形成共鸣。地面裂纹扩展成网络,每一条都生长出细小的发光植物,叶片呈螺旋状,茎干透明,内部流淌着类似神经信号的光流。
第七步林,正式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地球上七十三个光点同时增强亮度。在每一个地点,都有至少一人在同一时刻经历了“认知跃迁”??
-撒哈拉的考古学家突然听懂岩画中动物的目光含义;
-冰岛火山监测员意识到熔岩文字其实是某种母体意识的胎动;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发现那首童声合唱其实是由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调制而成;
-迷路人学校的旧校舍里,一本活体作业本主动翻开,页面上浮现出玛雅小时候写下的第一个问题:“妈妈为什么不笑?”
这些问题不再是个体的私语,而是汇入全球意识场,成为新文明的地基。
玛雅站起身,望向远方。
她知道,这场觉醒不会一帆风顺。权力机构会试图封锁“问题传播”,资本会试图商品化“好奇经济”,极端分子会打着“纯粹无知”的旗号摧毁一切探索。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敢在黑板上画下自己不懂的东西,森林就不会灭亡。
小女孩跑来牵住她的手:“我们要继续走吗?”
玛雅微笑:“当然。不过这次,我们不用赶路了。因为每一步,都会创造出新的目的地。”
她们并肩前行,身后,水晶树的种子随风飘散,飞向山川湖海。
而在遥远的REM睡眠舱中,七名孩子的嘴角同时扬起。
他们做着同一个梦:
一片无边的森林,每一棵树都由一个问题支撑。树根扎进黑暗,枝叶探向光明。林中没有道路,只有无数脚印交错延伸,通向四面八方。
林间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欢迎来到尚未命名的时间。**
>
>请大胆迷路。
>
>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