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援笑着对范重道:“啧啧,还真看不出来,咱们冷面郎君喜欢的是这样的小娘子。”
范重碰了碰他的胳膊道:“你再笑,再笑一会儿苏二恼羞成怒了,你那课业他便不指点你了,回头你老子骂你,你连哭都找不着调。”
“没关系,他听不见。”章援仍旧笑嘻嘻的说道。
“是么。”苏遇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吓得章援一激灵,他连忙举手投降道,“我在胡说八道,苏二你切莫跟我一般见识。”
岂料,苏遇并不给他面子,直抒胸臆道:“喜欢圆妹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我为什么不承认?”
章援一早就听说过圆娘的战绩,他朝苏遇伸出大拇指,由衷的敬佩道:“兄弟,你勇!”
苏遇翻了个白眼,将手中的上品徽砚擦拭干净,装进锦盒里,预备每天休沐的时候去拜访章惇,感谢他在朝中为圆娘仗义执言。
圆娘朝堂之上大战两大宗室的事传到黄州时,苏轼狠狠的骇了一跳,心道:我就知道这两个小东西必会在汴京折腾出些许故事来!忒考验人的心力,一刻也不肯让人省心!!
不过也有好处,圆娘和辰儿的亲事算是落定了,等辰儿回黄州探亲之时,便可将婚事办了!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苏轼还收到了蜀国长公主的书信,长公主在信中提议将圆娘收为义女,苏轼思虑半晌,允了。
就自己这乖徒这么能折腾的劲头,往后不知要得罪多少人呢?总有自己鞭长莫及的时候,蜀国长公主身份高贵,且深得圣眷,必要时可护她一护,是件不错的事情。
苏轼的案头摆着一封王诜的信件,他瞬间又头疼起来了,自己这好友,仿佛脑子不大清醒,人家长公主跟在他屁股后面转时,他嫌寡要淡的!等人家不围着他转了,他又没抓没挠的,换着花样打听。
这不,王诜听说苏遇在汴京,便想办法绕道给苏轼来了一封信,让苏轼跟自己儿子打听打听,蜀国长公主怎么样了?身子是否还康健?家里有没有什么难处?
那信看的苏轼眼角直抽抽,他当即回信问道:“晋卿,你是不是手头拮据,我这宽松点儿,先匀你二百贯,不够再说。”
岂料这二百贯钱被王诜原封不动的退回,他甚至动怒道:“我会有缺钱的时候吗?你顾好你那一摊便好,只是殿下有一年没给我来信了,我这不心里记挂吗?”
苏轼又道:“你大可以直接给长公主写信呀,想必她收到信后也会高兴的。”
王诜又蔫巴巴的回道:“写了,没回,我心里很急,劳烦子瞻兄帮忙问问。”
啧啧!苏轼感慨万千道:“人家心仪你的时候,你爱答不理。等人移情别恋了,你便急了吧。”
不过,到底是相交多年的好友,苏轼亦没有毒舌的奚落他,而是给自家孩子回信时顺嘴提了一句。
汴京城,苏府。
苏遇和圆娘围在灯烛下读家书,看到此处时纷纷愣住,万万没想到还能吃到蜀国长公主和王驸马的瓜!
圆娘为难道:“哎呀,这可如何回复?”
苏遇斟酌道:“就说殿下安好,勿念。”
圆娘点了点头,她调皮的眨了眨眼,问道:“二哥,你说这男人突然有一天想吃回头草了,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
“大抵是吃了一圈发现,还是回头草最美味吧。”苏遇回道。
“哎,我也是见识到大宋版本的追妻火葬场了。”圆娘嘀嘀咕咕的说道。
“你在念叨什么呢?!”苏遇问道。
“哦,没什么,师父同意我认蜀国长公主为义母了。”圆娘说道。
“倒也算件好事,这样就不怕旁的宗室对你下手了。”苏遇点了点头说道。
“那我岂不是认贼作父了!呸!不是!认渣男为义父了?!”这才是圆娘介意的点。
“王驸马远在天边,归京之日遥遥无期,不必介怀。”苏遇安慰道。
“也对!!我还是思索思索认亲宴怎么办才能让云水间起死回生吧!”圆娘说罢,陷入沉思中。
第122章
云水间今日重新开门做生意,可怜门前冷落,与前几日的火爆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知雪愁眉苦脸道:“前几日高门大户的夫人太太们定的礼佛的素斋也都退了,甚至连扣除押金都在所不惜。”
“坊间到处传咱们云水间差点吃死了人,那东平郡王府的小县主真是恶毒啊,用这样的招数对付一个食肆。”砚秋一边擦柜台一边说道。
圆娘在仔仔细细的盘账,食客虽说退了订单,但食材云水间已经备好了,绝大多数都是鲜食,不好再退回菜贩,她得想想办法,把这些东西做成美食,一并卖出去才不会赔个大发的,将损失降到最低。
圆娘头痛的摇了摇头,心中暗叹:世纪难题啊,被造谣出过食品安全事故的食肆,早已经声名狼藉了,怎样才能把这个食肆的吃食卖出去呢?!
她细细琢磨着,云水间的信誉已经被人击穿了,此时再做澄清也不大能取得大家的信任,收效甚至来说微乎其微。
这看似是个经营问题,实际是个公关问题,处理的好了,可以起死回生,处理不好,只得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