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小陆接到村长电话,声音激动:“龙伯今晚说了三个字!”
“什么?”
“他说:‘放??大??点。’”
小陆怔住,随即泪流满面。
原来沉默并非终结,而是等待回应。而他们所做的,不过是蹲下身,把耳朵贴近大地,听清了那深埋半世纪的回响。
回到沈阳基地,团队召开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他们决定不再局限于采集与传播,而是启动“回声计划”??鼓励听众反向讲述自己的故事,形成双向流动的记忆洪流。
方盛展示新开发的语音录入模块,支持方言识别与自动转写;魏莉莉带来一批青少年志愿者名单,准备进入中学开展“家庭口述史工作坊”;小陆则提交了一份大胆提案:申请将“火种”送入监狱、精神病院、偏远养老院??那些最易被遗忘之地。
“我们要让最边缘的声音,也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说。
会议结束已是凌晨。众人散去,小陆独自留下,打开笔记本,写下最后一段文字:
>曾有人问我,这样做值得吗?
>
>我想起鞍山医院里刘建国睁开眼的那一刻;
>想起新疆老战士念出十一个名字时的哽咽;
>想起邵阳老师接过机器时颤抖的手;
>想起昨晚火车上那位牧民说“神听得见的话,人也应该听见”。
>
>值得吗?
>
>当一个父亲终于敢对孩子说起下岗那天的眼泪,
>当一个女儿第一次知道外婆曾徒步百里逃荒求生,
>当一个陌生人因为你播放的一分钟影像而决定拾起摄像机??
>
>这就够了。
>
>我们无法阻止时间抹去痕迹,
>但我们可以在灰烬中埋下种子。
>只要有人愿意俯身倾听,
>记忆就不会真正死去。
>
>而我愿做那根导线,
>把沉默连成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