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古代生活日常 > 170180(第3页)

170180(第3页)

有一个宫女把玉米和红薯各夹了一些到辛月的碗里,一道是松仁玉米,一道是拔丝红薯,都挺好吃的,就是都是甜的……

见皇上满脸的期待之色,辛月不好实话实说,她最不爱吃的便是这种纯甜口的菜肴,玉米和红薯她只能接受白水煮玉米和烤红薯。

扬起一脸假笑,辛月故作夸张的说:“好吃!这两种食物非常香甜。”

周祺闻言脸上笑容更加开心,频频示意宫女多给辛月夹菜,辛月吃了一肚子的甜菜,装得脸都要笑僵硬了,还好这一桌子虽然盘子多,但量都很少,等吃完之后宫女送上热茶,辛月顾不得烫嘴猛喝了几杯才感觉把要牙疼的症状压了下去。

而周祺全然不知竟然有孩子不爱吃甜食,还以为自己真的好生招待了一番,毕竟这玉米和红薯,将来要种遍全国,种子十分珍贵,而且这些还是他亲手种在御花园里的,也是他亲手一个个摘下来、挖出来的,当然很珍贵了!他招待小县主真的十分用心!

喝了几杯茶,辛月心中已经想明白,这玉米和红薯必然是别的州也没有种植,所以先前皇上才会见自己没有疑惑而惊讶。

辛月虽然不是学农业的,但小时候曾听过爸妈说起以往闹饥荒的事情,感叹如今的杂交水稻产量高,国人终于不用担心挨饿了,还教导似的跟她说:“月月,你知道什么农作物产量最高吗?红薯、土豆和玉米。”

这些农作物都不是原产于本国的,所以是皇上派人去海外寻回来的?可是为什么有玉米和红薯,偏偏漏掉了她最爱的土豆!

世界上没有人会不爱吃土豆吧?土豆土豆,怎么做都好吃的土豆!

辛月强忍着质问皇上有没有土豆的冲动,只在心里想起来一道道土豆做的美食。

而皇上不知辛月心中所想,却也开口信任的和辛月说起适才两种食物的来由。

辛月听得面露惊奇,那位前辈竟然留下了关于玉米和红薯的信息,只是这信息没有根据由来,他推脱说是梦中得仙人指引,说海外之地藏有仙种,再加上当初国朝的船只无法航行太远,所以虽然成帝相信明相的每一句话,也没能去海外寻回这仙种。

而后来的皇帝又无法相信一位故去之人的梦呓之语,那记载着海外仙种的明相手书便被束之高阁无人在意,直到当今这位皇上登基之后,因为幼时就看遍了明相手书,他深信明相之言不是无的放矢,便一登基便派出了人手去海外寻找,苦寻近两年,终于寻得。

周祺因为心中怀疑小县主是明相转世,他怀着一种好像是告诉了明相的心理,所以这般细无巨细的告知了辛月。

听到皇上夸赞这玉米、红薯都十分高产,辛月一边装作惊叹的模样,一边在心中哀嚎,前辈你为何只提了玉米、红薯,为何不提土豆?这世上竟真有不爱土豆之人吗?这人竟然就是你吗?

听皇上说这些都是他亲手种植的,已经确信了它们的产量无误,等将来种子积攒够了,又收回了世家们隐匿的田地,便要四处种植,让国朝再无饿死之人。

辛月这才停止了哀悼错过的土豆,愣愣的看向眼前的封建君王,一个应该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皇上,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辛月想起爹爹春闱之后回潍县,曾提过皇上爱民如子,自己过得十分简朴,平日饭食还不如自家丰盛。

辛月本以为是皇室之人做戏的手段,并不如何在意,可是今日亲见,刚刚那顿说是招待她的宴席也不过六道菜,每道菜还都份量极少,一点都没有浪费。

而且玉米和红薯这种食物,在现代属于杂粮,这种食物如果不是食物紧缺,没有人会日日吃它的,皇上派人远渡重洋去寻,又自己亲手种植实验,必不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真的只能是如他所说,这二种食物高产,他希望再也没有饿死的子民……

这一刻辛月内心触动极大,她本来是个随遇而安的咸鱼性子,都说能者多劳,她从不觉得自己是个有什么大本事的人,所以也不曾想过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不给社会添乱,就是她对自己最大的要求。

可一开始她只是为了挣钱改善生活,也不知为何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步,小小的辛氏商行越做越大,一开始是怀着找个顶大的靠山好守住财富的心思,顺便也当捐款做慈善了,把商行的股份进献给了皇上。

谁知却被皇上当做了忠臣良才,赐了个护身的爵位,如今又这般对自己推心置腹。

辛月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觉得早先做的决定更加心甘情愿了。

先前她有了个新想法,本想上京之后问过爹爹和哥哥,再等明年回潍县后征求其余股东的意见。

现在她有些迫不及待,想要为这位皇上的爱民之举帮上点忙。

辛月有些心事重重,皇上却不知辛月内心的想法,他是个勤政爱民的皇上,能抽出这么多时间陪着辛月已经很难得了,不可能陪着辛月耗费一天,便准备派人送辛月出宫,不过临别前,他还邀请了辛月过些日子来宫中为太后贺寿。

还没出先皇孝,太后这回的圣寿只皇室自家人庆贺,周祺邀请了辛月,这是莫

大的殊荣。

但辛月现在没心思琢磨这些,她和皇上道谢之后便心事重重的回了家。

第172章

今日虽是休沐日,官员们不用上朝,但皇上并不是就无事可做了,处理了一下公务瞧着快到了后宫传晚膳的时辰,周祺才动身往郦太后宫里去。

不过他到了之后却见他的母亲没有在用晚膳,桌上堆满了布匹,正一匹匹的扯出一些布料来披在身上照着比人还高的铜镜。

见到周祺,郦太后还招呼他过来帮自己拿主意,问他:“我儿来了,快来帮母后看看,生辰那日我穿哪身好?”

服侍郦太后的宫人解释了一下,原来这些都是今日丝织大会选出的贡品,先前皇上说要用这选出的布料做衣裳给郦太后贺寿,现在离郦太后的圣寿只剩不到十天,所以今日去宫外做评审的制衣局管事太监,当场就从辛氏丝坊和张氏丝坊要来了做贡品的布料。

回宫之后便带着布料来了郦太后宫中,请郦太后挑选布料做新衣。

现在已经是深秋,辛氏丝坊那些丝罗都不当穿了,更何况那薄如蝉翼的云纱,郦太后便是在玄紫绸和凤锦、牡丹花缎、凤纹缎中犹豫。

那玄紫绸的颜色变化倒是十分神奇,但郦太后自年纪越来越大后,莫名讨厌起这些沉闷的颜色,尤其是大家都说长者该穿些稳重的颜色,郦太后总觉得是在说她老了!

见到周祺之后郦太后便把那玄紫绸推给了周祺,说:“这料子我儿做了常服穿合适。”

周祺同他母后感情甚好,他幼时是母后一手带大的,后来便是被父皇带在身边教导,也每日会抽空去母后那里坐一坐,现在登基为帝后也不改习惯,所以母子二人十分了解对方。

周祺一听就知道他母后是不喜沉闷的颜色,便点头应了,瞧向剩下那三种布料,若说他母后的喜好,定然是爱那牡丹花缎的,那丝缎是红底银花,既是他母后喜爱的亮色,牡丹又是花中之王,富贵无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