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人在峨眉,开局获取金色词条 > 第286章 新的金色词条(第2页)

第286章 新的金色词条(第2页)

当陈砚的身影出现在山路上时,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通道。

调解中心的大门紧闭,铁栅落下。负责人站在高台上,身穿素袍,胸前绣着一朵银线金花??模仿启言堂标志,却少了那一抹燃烧的赤红。

“陈先生,请止步。”那人朗声道,“这里是依法登记的公共议事机构,您若有何诉求,可通过正规渠道提交审议。私自带人围堵,已涉嫌扰乱社会秩序。”

陈砚不答,只将陶埙贴唇。

一声轻鸣响起。

起初微弱,如风过竹林。紧接着,四野回应??不只是金花摇曳,连枯草、碎石、甚至空气中悬浮的尘埃,都开始共振。那是一种超越听觉的震动,直抵灵魂深处的记忆层。

人群中,一个年轻女子忽然捂住脸,抽泣起来。她想起五年前,父亲被强行带走那天,也曾哼过这支调子。

接着是一个老人,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儿子,曾在街头朗诵《静音时代口述史》,第二天便失踪了。

更多人开始流泪、低语、相拥而泣。他们的声音渐渐汇合,不是呐喊,不是控诉,而是一种近乎宗教仪式的合唱??

>“我说,故我在;

>我忆,故我存;

>我痛,故我真。”

高台上的负责人脸色大变,急忙下令关闭音响系统、启动屏蔽装置。可一切电子设备早已失灵。就连墙上悬挂的“和谐社会十大准则”匾额,也在这声波中裂开一道缝隙,露出背面密密麻麻刻着的冤名。

“你们错了。”陈砚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压过了全场,“你们以为给了人说话的地方,就是自由。可真正的自由,是让人说你不爱听的话,是允许有人质疑你制定的规则,是否真的公正。”

他指向那朵银线金花:“你们模仿我们的形式,却抽空了它的灵魂。启言堂从不选拔‘合格讲述者’,我们接纳每一个颤抖的声音。我们不审判谁够不够格发声,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敢于开口的人,本身就是答案。”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铁链断裂的声响。

李素娥被人推出侧门,双手仍缚,嘴角带血。但她昂着头,目光如炬。看到陈砚的瞬间,她笑了,然后用力咬破舌尖,喷出一口血雾,嘶吼道:

“我没有背叛任何人!我只是不肯闭嘴!”

这一声,唤醒了沉睡的众语之流。

千里之外,京城言责院会议厅内,正在举行“年度言论安全评估”。一名官员正宣读报告:“当前舆情总体平稳,极端言论占比下降至0。3%,建议逐步削减对民间集会的监管力度……”

突然,所有代表耳边同时响起千万个声音??

是矿工的妻子在哭诉赔偿金被克扣;

是教师在揭露教材删改真相;

是医生坦白被迫签署虚假诊疗记录;

是学生回忆同学因转发文章被退学……

这些声音不属于任何广播频道,而是直接浮现于脑海,如同记忆复苏。

一些代表猛然站起,泪流满面:“这是我妈……她说过这话……我以为没人记得……”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新盟会分支机构接连遭遇“语言反噬”??那些曾被他们斥为“偏激”“不合时宜”的控诉,如今通过口耳相传、梦境闪现、甚至婴儿啼哭中的节奏重现,源源不断地涌入成员家中。有人半夜惊醒,发现自己正用亡父的语气复述遗言;有人发现孩子涂鸦中竟写满了陌生人的冤屈。

短短七日,新盟会土崩瓦解。其高层或逃亡海外,或自首认罪,供出背后资助者竟是原真言司残余势力,意图借“温和改革”之名,重塑舆论控制体系。

风波平息后,启言堂迎来一场特别授课。

教室中央摆着一台老旧录音机,是当年苏念真留下的遗物。陈砚按下播放键,传出一段沙哑女声:

>“我是第三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苏念真。二?二三年冬,我亲眼见证十七名患者因无法获得真实病情告知而延误治疗。上级命令我们统一口径:‘只是普通流感’。我不服从。今日录下此音,若我遭遇不测,请替我传出去……一句话也好。”

磁带戛然而止。

陈砚环视学生:“你们知道吗?这段录音最初传开时,只有八个人听过。他们没转发,没公开,只是在一个雨夜,分别对着自己的孩子说了同样一句话:‘以后别人说什么,你要先想一想,是不是真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