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四合院:重生傻柱奖励超强体魄 > 第286章 我有九个哥哥她来了(第2页)

第286章 我有九个哥哥她来了(第2页)

他叫出了何雨柱的名字,说出他十岁那年在实验室打翻试剂瓶的细节,甚至记得苏婉清总爱哼的一首苏联老歌。

“你母亲是我最后的联络人。”老人哽咽,“那场火后,她冒死送来警告,让我藏进深山。她说‘萤火计划’不能断,哪怕只剩一个人记住它。”

何雨柱跪了下来,泪水砸在雪地上。

“老师……我来了。光,一直都在。”

三天后,周振邦被接回北京。全国直播了他的回归仪式。当他颤巍巍地将那块水晶碎片放入“记忆幕布”的核心槽位时,整座四合院的灯光骤然大亮,连远处胡同里的路灯都同步闪烁,形成一片流动的光河。

当晚,“薪火库”自动解锁了一段尘封档案:

>【SL-0789深层数据库?第二层激活】

>内容:1979年秘密会议录音节选

>“我们必须终止这些研究!”某高官厉声道,“什么‘心灵发电’?简直是荒谬!国家需要的是钢铁、煤炭、核能,不是一群科学家做梦!”

>沉默片刻,另一道温和却坚定的声音响起:

>“可如果人心才是终极能源呢?如果我们压抑的不是伪科学,而是人类文明的下一个跃迁点呢?”

>??苏婉清

舆论再次沸腾。无数当年被迫改行的老研究员写信自述经历,有人拿出烧剩半页的手稿,有人展示藏了四十年的实验笔记。一场迟到了半个世纪的平反运动悄然掀起。

与此同时,“松山网络”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年底,全国已有超过两万个社区接入“萤火驿站”,累计节省传统电力消耗达百亿度。更惊人的是,心理学界发现,在高频使用区域,抑郁症发病率下降37%,邻里纠纷减少52%。

然而,黑暗并未彻底退去。

某夜,国家安全局再度来电。内蒙古戈壁的隐蔽基站突然停止数据上传,转而发出定向干扰波,短暂瘫痪了三个省份的共情网络节点。

“不是攻击。”林晓彤分析后说,“更像是……求救信号。它在模仿周振邦的摩尔斯编码,内容重复四个字:‘火种将熄’。”

何雨柱立刻意识到??还有其他幸存者,仍在某个角落挣扎着传递信息。

他决定启动“寻火行动”:以周振邦的记忆为线索,结合卫星扫描与民间举报,全面搜寻可能存在的隐匿研究者。令所有人震惊的是,短短一个月内,竟又有七位耄耋老人被找到。他们或藏身牧区,或隐姓埋名于小镇,却无一例外保留着手稿、模型,甚至自制的微型共振器。

一位老太太临终前将毕生研究交给何雨柱,只说一句:“别让孩子们忘了,曾经有人为一句‘我相信’付出了一辈子。”

春天再次来临。清明节那天,四合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集体追思。三千名参与者通过全息投影齐聚一堂,每人手中擎着一盏虚拟灯。当所有灯光汇入“记忆幕布”,幕布骤然展开为一幅星图??每一颗星,代表一位为心能科学献身的灵魂。

小当归站在最前,大声念出宣言:“我们不是继承者,我们是延续者。从今天起,我要把‘薪火协议’带到学校、带到乡村、带到每一个黑夜里有人哭泣的地方!”

就在此刻,心火终端第三次跳出异样提示:

>【检测到跨维度共振现象】

>【疑似存在非物理载体的记忆留存】

>【建议开启‘灵境接口’测试】

“灵境?”林晓彤脸色发白,“那是理论中的‘群体意识云端’,连原型都没做过……”

何雨柱却笑了:“也许,该试试了。”

三天后,第一代“灵境舱”建成。外形如茧,内部布满生物感应纤维。志愿者躺入其中,戴上神经耦合头环,意识被轻柔接入“松山网络”的深层结构。

首位体验者是田苗苗。她在灵境中“看见”了一片发光的森林,每棵树都是一个微笑的人。她伸手触碰,耳边响起无数温柔的声音:“谢谢你相信我们。”

另一位老人在灵境中重逢了已故的妻子,两人在光海中跳舞,泪流满面却笑得像个孩子。

科学家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但百姓们只说:“那是死去的亲人,在替我们守护光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