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臣心匪石 > 浅龙游6(第1页)

浅龙游6(第1页)

回春堂里间的烛火比往日点得更亮了些,驱散着深秋夜寒,却也照出榻上之人愈发苍白的脸色。

云初见半倚在垫高的软枕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墨色长发未束松散地铺陈在素色枕巾上更衬得面容清减,下颌尖削。

连日的高热虽已褪去但一场大病掏空了他的底子,此刻他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驱不散的疲惫,唇色淡得近乎透明,唯有那双琥珀色的眸子,在长睫掩映下依旧沉静如水,深不见底。

林大夫刚为他施完针,额角带着细汗,正小心翼翼地收拾着银针。

初霁安静地跪坐在榻边的小机子上,用温热的帕子轻轻擦拭着云初见放在被子外、略显冰凉的手。

“陛下,”林大夫声音沙哑,带着疲惫与担忧。

“您这次病势来得凶险,虽是暂时压下去了,但内里亏空得厉害,尤其是心脉受损,万不可再劳神动气,务必静养些时日才好。”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云初见并无多少血色的脸,硬着头皮补充道。

“否则……恐落下病根,于寿数有碍。”

云初见眼睫微颤,并未睁眼,只是极轻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静养谈何容易。

江南道如同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刚勉强从惊涛骇浪中挣扎出来,水面下还藏着无数暗礁险滩,掌舵之人岂能安然高卧。

这时,外间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停在门帘外。

影七低沉的声音响起:“陛下,京中六百里加急。”

云初见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进来。”

影七掀帘而入,依旧是那一身黑衣,无声无息。

他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奏报,低声道:“是内阁首辅大人与司礼监联名呈报,关于……北疆军饷及江南道后续赈灾事宜。”

听到北疆军饷四字,云初见的目光凝了凝。

他示意初霁将帕子拿走伸出手,那手修长苍白指节分明,此刻却带着病弱的微颤。

他接过奏报,拆开火漆,就着烛光快速浏览起来。

奏报很长,字迹工整。

前半部分详述了北疆镇北军近日与匈奴小股部队的几次摩擦,强调边境不稳,催要秋季军饷的折子已经积压了三道,将士颇有怨言。

后半部分则转向江南道,言辞恳切,言说陛下亲临险地、力挽狂澜,功在社稷,然龙体攸关天下,恳请陛下以圣躬为重,待病情稍稳,即可启程回銮,江南道善后事宜,可交由新任巡抚及户部、工部派员协同处理,朝廷必当倾力支持云云。

通篇奏报,看似忠君爱国,体恤圣躬,处处为朝廷着想。

但云初见却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别样的意味。

北疆军饷是实情,但在此刻着重提出,无异于一种隐形的施压。

而催促回銮,将江南道交由新任巡抚及京官处理,更是意图将他这柄刚刚插入江南道淤泥深处的利剑拔出来,让某些人得以喘息甚至将救灾之功与清算之责模糊过去。

他轻轻咳了两声,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病态的潮红。

林大夫立刻紧张地上前一步。云初见摆了摆手,将奏报缓缓合上,放在枕边。他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在锦被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极细微的笃笃声。

朝堂之上的暗流,终究是涌到江南来了。他离京这些时日,有些人,怕是已经坐不住了。

北疆江南,一北一南,同时发力,是想让他首尾难顾吗。

“陛下,”影七低声请示,“如何回复?”

云初见沉默片刻,复又睁开眼,眸中已是一片冰封的寒潭,不见波澜:“告诉杨文渊和司礼监,北疆军饷,着户部即日筹措,按旧例拨付,不得有误。至于朕……”他声音微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江南道水患未平,疫病未清,贪墨未肃,冤魂未息。朕,暂不回銮。”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传朕旨意,擢升江宁知府赵怀安为江南道巡抚,总揽善后事宜。”

“令其即刻赴任不必等京中派员,一应救灾、防疫、安民诸事,皆由赵怀安便宜行事,遇阻挠推诿者,可先斩后奏。”

“所需钱粮,由江宁府库先行垫支,朝廷后续补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