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打破教育的“迷思” > 改造学校的秘密(第1页)

改造学校的秘密(第1页)

改造学校的“秘密”

“问题的出现,恰恰是学校前进的开始……”

坐在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的会议室,吉林省抚松县第三中学的校长张传英,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寻常的学校情况介绍。他嗓子很痛,想听一会儿就去医院。

没想到,一听就是两天。

嗓子的痛早就抛到九霄云外。

“越听越感觉对思维的冲击太大了,眼前每天都在闪亮。”

他不停地追问自己:“很多问题,像孩子不喜欢课堂,离校时搞破坏,老师感到职业倦怠等,为什么广文能解决,在别的学校却成了痼疾?”

创造性的解决之道在哪里?介绍快结束时,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说了这样一段话:“只要是创新的、真正发挥作用的东西,都必然遵循了规律。规律在哪里?它就隐藏在问题里。”

可是,现在不知有多少校长和老师,被问题本身困住、难住。规律在他们眼里,往往是停留在纸上的武器。

广文中学何以能抓住这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律?

一、自主选班: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你看,这五位学生有什么差别?”赵桂霞给我们看学生的成绩。我们一下愣住了,5位学生的总分都是187分。

仔细分析,“有的学生各科比较平均,有的学生部分科目比较弱”。

“那这两位学生又有什么不同?”我们接不上话了,两位学生的数学都是70分。

“背后的差别大着呢。”赵桂霞身材瘦削,眼睛里却透着一股子精气神,说起话来也快人快语。

“数学同是70分,一位学生是基本概念掌握得好,但空间与图形就很弱;另一位是计算能力很强,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弱。”

更重要的是,“即使分数一样,背后的原因也不相同:前面学生的成功动机和期望很低,但他人促进却很高;另一位学生的期望和成功动机都比较高,社会责任却比较低。”

这说明了什么?

“前一位学生的成绩,是在他人推动下取得的,自己的学习动机并不强。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强度加大,成绩容易下滑。后一位学生,自我期许很高,但社会责任感低,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将会影响到他后续的发展。”

我们惊讶地看着桌上的一摞小册子:“你们对每位学生都做了这样详细的分析吗?”

赵桂霞点点头。

她说,学生进入广文,第一件事,就是参加学校自主设计的“学业水平测试与学习动机诊断分析”。分析的结果,是长达几千字的报告,里面有学生不同学科的内部能力差异,还有社会责任感、焦虑度、期望、人际关系、个人爱好、特长、运动技能等各方面的情况。

“我们不能只看到分数,还要看到分数背后的具体的‘人’!”

《其实有一百》是赵桂霞最喜欢的一首小诗,不知读过多少遍。对好多诗句,她有深刻的感触:“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可有多少学校愿意下这样的大功夫、笨功夫,去了解色彩不同、姿态各异的“一百”呢?很多学校实行的“平行分班”,不就是按分数平均分配学生吗?刚开始,每个班的平均分相差不到1分,有的甚至不到0。5分。看起来,对孩子多么公平!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赵桂霞曾做过一次调查。

有个班,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一、二类学生的成绩差距为91分,二、三类学生的成绩差距是117分。仅仅一个学期后,一、二类学生的成绩差距拉大到117分,二、三类学生的成绩差距拉大到197分。

“表面的公平,带来的却是结果的不公。”

原因何在?

是因为我们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却忽视了成长的规律。关注了干巴巴的分数,却忽视了丰富的人性。

孩子生命的多样性还未充分展开,就已经被打上了固定的“标签”。广文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理念的坚冰,让学生根据“人”本身去自主选班,而不是根据“分数”去分班。

“学业水平测试与学习动机诊断分析报告”,就是学生和家长自主选班的依据。

广文把班级分为四种:自主学习班、数学加强班、英语加强班和情态强化班。

像上面五个总分都是187分的学生,最终选择了不同的班级:两个学生各科成绩平均,成功动机较强,选择了自主学习班;一个学生数学明显弱势,选择了数学强化班;一个学生英语较差,选择了英语强化班。最后一个学生,尽管各科成绩也比较平均,但他的学习动机各项测试都在二级(注:一共分五级,最低为一级,最高为五级),所以选择了情态强化班。

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有朋友好心地提醒赵桂霞:“你不怕被人说是分快慢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