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AlanCarr。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M]。丁丹,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BenjaminB。Lahey。心理学导论:第9版[M]。吴庆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CaroleWade,CarolTavris。心理学的邀请[M]。白学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C。R。斯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M]。王彦,席居哲,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D。M。巴斯。进化心理学:第2版[M]。熊泽宏,张勇,晏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L。Bohlin,C。,M。ReeseWeber。教育心理学[M]。连榕,缪佩君,陈坚,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aylor,L。A。Peplau,D。O。Sears。社会心理学:第10版[M]。谢晓非,谢冬梅,张怡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
班志刚,黄竹,温英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曹勇。论大学生涯规划实施的理论基础[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查有梁。教育的生命怒放:科学与人文纵贯[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陈朝霞,李贞涛。两个人的自己:我的大学心理自助手册:第1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陈春晓。做好大学生涯规划积累发展人力资本[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陈东明,赖海雄,高倩。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陈淑惠,翁俪祯,苏逸人。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3)。
大卫·布什。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M]。由锋,吕宪栋,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戴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M]。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丁菲。爱情读本[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7。
凡菊,潘轶山。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涯规划问题研究[J]。文教资料,2007:139~140。
樊凡。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校医,2011(9)。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方艳。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及调控[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2)。
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郭刚。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5)。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郭四海。这样活着更快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郝宁。积极心理学:阳光人生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胡剑锋,钟志宏,李金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