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古代美食经营手册 > 荔枝肉(第1页)

荔枝肉(第1页)

整个木筐被水打湿,李婉清拿出剪刀将木筐上草编的藤席取下,翠绿的枝条上缀着许多表皮粗糙,布满龟裂纹路的玫红色荔枝。

李婉清随手摘下一颗,荔枝被冰水打湿,入手冰凉。

从顶端剥开荔枝那层薄如蝉翼的果皮,香甜的汁水便开始流淌,果肉晶莹剔透、洁白如玉,宛若凝脂,在太阳的光照下微微透明,泛着柔和的光泽。

李婉清将果肉送进嘴里,牙齿轻抿,冰凉清甜的汁水瞬间在舌尖爆开,带着恰到好处的微酸,顺着喉咙滑下,回味满口甘甜。

许久没有吃到果味这么浓郁的水果了,李婉清没有忍住多吃了几颗,最后还是想着还有任务没有完成,才停下了不停剥荔枝的手。

从王二在店里常吃的饭菜就可以看出来,这位爷是个无肉不欢的主,而店里的主要顾客都是体力劳动者,需要多油、多盐、多碳水的饭菜,所以那些肉类大部分都是咸口的。

李婉清想做个甜口的肉,荔枝肉就很合适!

当然,荔枝肉里没有荔枝,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

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梅妃江采萍是岭南人,她天生丽质,又能歌善舞,所以很得唐玄宗的喜欢。

因为岭南盛产荔枝,梅妃每每思乡时都会想到家乡的荔枝,因为路途遥远,加上没有很好的保鲜手段,所以梅妃常常作画来表达想念。

一次,梅妃因为思乡,茶不思饭不想,一位岭南出身的厨子就将猪瘦肉切成荔枝大小,将表皮刻上壳状纹路,油炸定形后加入料汁煮至入味,这酷似荔枝的肉段梅妃甚为喜欢,因此将这道菜取名荔枝肉。

而这位岭南的厨子在后来归乡后将这道菜带回了岭南,因此这道菜,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说法,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不过因为荔枝肉的甜口颇为符合岭南人的喜好,所以这道菜算是闽系菜肴里的经典佳肴了。

李婉清来到草棚底下,系上围裙,打水净手,准备开干。周惠芬等人见状忙来询问:“这是作甚?”

“有位客人预定了饭菜。”李婉清笑着对她说:“大伯母,你们收拾好了就回去吧。”

“要不要我们打个下手?”

“不用,我自己就行,更何况阿禾她们都在呢,我有需要唤她们就好。”李婉清看了看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的几位婶娘,突然想起:“瞧我这脑子!”

“大伯母,刚刚前头送了些荔枝过来,有点多,你们带些回去吃。”

“荔枝?”李桂花忙问:“是不是那个来自岭南的荔枝?”

“对,桂花婶你吃过?”

“那东西金贵着呢,我哪会吃过。”李桂花摆了摆手:“是我家那口子,去帮地主老爷跑腿时瞧见的,听说好吃的不行,说是如饮蜜般甜口,真的假的?。”

“是真是假你们尝尝不就知道了吗?”

一筐荔枝看着多,其实也没有多少,李婉清一人送了几串枝条,约莫挂着十几个荔枝,多了就没有了,剩下的除去给王二的,还得留下自家吃的呢。

“哎呦,这荔枝长的还怪好看的,红彤彤的很喜庆啊。”王秀香抓起一颗摸了摸:“还有点喇手!”

几人都是第一次见,非常新奇,叽叽喳喳的讨论了半天,倒是没有一个人选择剥开吃,而都是准备带回家去,一家老小一起尝尝这个传说中的岭南荔枝。

送走了几人,李婉清重新回到草棚,开始处理新鲜的猪里脊。

她左手按稳肉块,右手执刀,将里脊肉切成大小均匀的菱形块,然后再用刀尖在肉块表面细细划出交叉纹路。

其实在现代,大部分的荔枝肉已经很少有厨师会用刀划刻纹理,就算有,那大多都是含糊着随便喇几刀就是,只有少部分的老店还坚守着这一道工序。

李婉清也一样,像是工匠雕花一般,从她刀下划出的每一道纹理都深浅一致,耐心的一点一点雕琢荔枝壳的纹理。

常时间的专注导致李婉清的眼睛有点酸涩,她眨了眨酸涩的眼睛,微微闭眼,缓了缓后便将切好的肉块放进碗里,加入料酒、生抽、淀粉抓匀。

指尖翻飞间,肉块均匀的裹上一层轻薄浆衣,李婉清将它放到一旁,然后示意一旁的李阿禾烧火。

柴火点燃,铁锅受热,将锅中残存的水烧的不断滚动,直到烟消云散,李婉清才用手掌悬在半空中感受铁锅的温度。

见温度差不多了,挖了好几勺猪油进去,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她端起碗,将肉块逐个滑入油中,油花迅速包裹起肉块,发出“滋滋”轻响。

没过多久,肉块就在油里慢慢浮起,表面纹路因为受热收缩,渐渐鼓起,竟真有了几分荔枝的圆滚模样。

待肉块炸至金黄,李婉清迅速用漏勺捞起控油,然后用锅铲将锅中的油舀起装到一个小瓮里,这些油可以留着明天炒菜用。

李婉清没有将锅里的油全部舀出,而是留了少许的底油,然后倒入葱段、姜片、蒜末炝香。

见锅中不断散出葱姜蒜的香味,便将提前调好的糖醋汁倒了进去,“哗”的一声,葱姜蒜迅速被糖醋汁包裹,析出的香味全部融进糖醋汁里。

李婉清示意李阿禾将火调小,用小火将糖醋汁熬至冒泡、粘稠,最后将炸好的“荔枝”倒入锅中,手腕轻抖,铁锅快速翻炒、颠锅,“哗啦”几声,每块肉便均匀裹满酱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