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魏晋】中郎将的修罗场 > 第二十八章 重返永都(第1页)

第二十八章 重返永都(第1页)

永都南门外,京营戟士林立,幡旄在晨风中翻飞。

道旁百姓翘首以待凯旋之师。

官道尽头,烟尘如龙。

一面残破的帅旗刺破尘霭,其后是沉默行军的玄甲军团。将士们的环首铠与札甲板结血污尘土,从尸山血海中带出凛冽杀气,宣告着这是一支得胜之师。

全军静默,唯闻风卷旌旗之声。

至大将军萧道陵的九重麾盖前,王女青勒住乌骓,于十步之距翻身下马。

萧道陵按剑立于麾盖之下,玄色筩袖铠覆于紫袍,威仪天成。

她向他行以军中肃拜礼。

他并未端受全礼,而是大步上前,在礼毕前伸手扶住她。

目光扫过她苍白的面容,他迟滞片刻,继而声音沉浑,清晰传遍四周,“左将军力竭失声,其情可悯,其功更彰。陛下已悉,圣心甚为轸念。”

话音甫落,内侍宣旨:“陛下口谕——左将军临阵决机,战功卓著,朕心甚慰!念其鞍马劳顿,嗓音失宜,特赐乘御驾副车,直入宫门,恩准默觐!其余封赏,待有司核验后,于朝会颁行!”

御驾副车近于假黄钺,非百战殊功不可得。

默觐更是恩遇,既全了君臣相见的礼制,又体恤了臣子的难处。

王女青身形微顿,面向皇城方向深深一揖,而后在内侍搀扶下登车。

车驾缓缓启动。

萧道陵亦翻身上马,以大将军之尊亲自随行车驾之侧。

在震天的欢呼与无数复杂的目光中,这支队伍缓缓驶入城门。

永都城内,王女青的府邸与大将军府相隔不远。昔日,这处宅院与朝中诸多将领居所无异,门庭不悬匾额,只以坊里规制默示主人身份。她此前甚至从未住过,只在宫中文库将就。但今时不同往日,文库毁于战火,她也不再是备受帝后宠爱的羽林中郎将。皇位上坐着的,是血脉疏远的宗亲子侄。那是大将军的傀儡,既畏惧萧道陵,也对她噤若寒蝉。她如果还住在宫中,幼帝怕是要白日梦魇。

陌生的府邸。

一面新制的“骠骑将军第”黑底金字匾额高悬门首。

府内并未兴土木,仅将战火留下的残痕稍作修葺,里外都简朴刚硬。

烽烟未绝,国库空虚。宫中使者携来的赏赐清单上不见珠玉金银,唯有亲兵员额二百、御厩战马五十匹,并药材若干。但这远比财帛更为实际。

不日,太尉卫逵亲临府中。

作为王女青的舅祖与卫氏族长,见后辈功成身还,老人眉宇间难掩欣慰。因她喉疾失声,兼之失血神亏,老太尉未久留,临行前屏人低语:

“回来了就好。”他慈爱端详着她,“北境的将士们得知秦岭大捷,军心大振。你此战守住了永都,让前线再无后顾之忧。”

他话锋微转,带上了哽咽,“咱们卫家,在北境又送走了几个好儿郎。可血没有白流,仗快打完了。你母亲若在,必定以你为荣。舅祖也是。”

他语重心长,“国家不能再乱。舅祖知道你的委屈,但眼下务必以大局为重。你与道陵且保一时和睦。好生养着。朝堂上的事,有舅祖在。”

卫氏满门忠烈,更愿以大局为念。

萧道陵心领神会,旋即投桃报李。

数日后,朝廷明发诏令:追赠北境阵亡的卫氏子弟官爵,厚加抚恤;另从京营武库拔出一批精良甲械火速发往北境,优先补足卫氏军损耗。此举既是国家酬谢忠烈,亦是大将军对太尉稳局之意的明确回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