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你们技术团队,立刻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研究这篇论文,特别是评估其与我们AI技术结合的可能性和潜在应用场景。我们要在接触时,展现出不可替代的协同价值。”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如同精密的手术方案。深度求索这艘商业巨舰,在赵文嘉的掌舵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断力,调整航向,驶向那片即将因技术爆炸而沸腾的海域。
与此同时,在汤氏集团顶层的总裁办公室里,汤睿刚结束一个跨洋视频会议。他揉了揉眉心,略显疲惫地端起秘书刚送来的咖啡。
手机的特殊提示音响起。他点开微信,看到叶濯缨发来的信息,动作微微一顿。
他的反应与赵文嘉不同,没有瞬间的锐利,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如同棋手看到关键落子时的了然与凝重。他放下咖啡杯,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皮质座椅上,目光投向窗外被风雪笼罩的城市轮廓。
“看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汤睿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七个字,嘴角缓缓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他的小缨,从来不会无的放矢。这看似随意的“看看”,背后是经过严密推理和绝对自信的判断。这项技术,值得他动用一切资源,下重注。
汤睿的商业帝国,横跨短视频、社交、新闻资讯、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看似与电池、汽车相去甚远。但他深知,在当今时代,顶级的技术突破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会扩散到每一个角落。能源格局的重塑,将直接影响终端应用的形态、用户的行为模式,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提前布局,不仅能分享技术红利,更能确保他的帝国在未来竞争中保持战略主动。
他没有像赵文嘉那样立刻召开紧急会议,而是先拿起内部加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是我。”汤睿的声音沉稳,“启动‘东风’预案,优先级提升至最高。目标:宁德时代,比亚迪。”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随即传来冷静的回应:“明白。资金规模和介入尺度?”
“上不封顶。”汤睿淡淡道,“以不影响对方正常股价波动为前提,低调吸筹。通过离岸基金和长期友好机构操作,我要在三个月内,成为这两家公司董事会无法忽视的战略股东。”
“明白。”
挂断电话,汤睿又连续拨了几个号码。他调动的是汤氏体系内最为隐秘和高效的资金渠道,这些渠道通常只用于最核心的战略投资,不动则已,一动则定鼎乾坤。
完成资金部署后,汤睿才按下了呼叫秘书的按钮。
“通知集团战略投资部、政策研究部、公共关系部负责人,半小时后小会议室开会。”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以我的名义,分别向宁德时代曾董和比亚迪王总发出非正式会晤邀请,时间地点由他们定,议题……就探讨在新能源时代,科技、媒体与产业的融合创新。”
他不需要像赵文嘉那样以技术合作为幌子。汤氏集团的媒体属性和资本力量本身就是最好的敲门砖。他要做的,是建立最高层的信任与沟通机制,为未来可能的技术转移、市场推广乃至更深层次的资本运作,铺平道路。
更重要的是,汤睿的目光看得更远。他吩咐政策研究部,立刻组织专题小组,分析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后,可能对国家能源战略、产业政策、乃至地缘政治带来的影响,提前进行风险与机遇评估。同时,要求公共关系部制定一套完整的舆情引导方案,准备在适当时机,利用汤氏旗下的媒体矩阵,为这项技术及其背后的产业力量营造最有利的舆论环境。
他的部署,不仅仅是资本的追逐,更是一场融合了资本、舆论、政策与顶层关系的立体化战略布局。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不仅看到了下一步,更看到了之后十步、百步的种种可能。
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日常的琐碎或休憩中时,两股庞大的资本与战略力量,已经围绕着叶濯缨那简短的七个字,悄然启动,并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深度求索的交易室里,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专业的交易员们紧盯着多个屏幕上的数据流,按照既定策略,悄无声息地吸纳着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股票。
汤氏集团隐秘的离岸账户,资金如同汇入江河的溪流,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流向预定的目标。
两份措辞谨慎却分量十足的会晤邀请函,被发送到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董事长的私人邮箱。
赵文嘉和汤睿,这两位在各自领域堪称巨擘的人物,因为对叶濯缨无条件的信任和对其技术判断力的绝对信服,在这一刻,成为了最默契的同盟。他们的行动,无关投机,而是基于对时代浪潮的精准预判,是对未来核心资源的前置性争夺。
实验室里,叶濯缨或许刚刚回到温暖的家中,脱下沾染了寒气的围巾。汤睿可能会如常地接过他的外套,问一句“今天顺利吗?”,而他或许只会简单地回答“嗯”。
他并不知道,他那看似随意的“看看”,已然在这个冬天的夜晚,撬动了何等巨大的杠杆,拉开了怎样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与资本盛宴的序幕。
风雪依旧,但冰层之下,暖流已开始奔涌。时代的指针,正在悄然拨向一个新的刻度。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名为“技术扶贫与共同富裕”的群里,一次平静无波的讯息传递。这,便是顶级智慧与顶级资本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与力量。
北京,西郊,一处不对外营业的私人园林会所。这里曾是前清的王府别院,几经易手和修缮,如今成了顶级圈层中用于最重要、最私密会谈的场所。夜色笼罩下,飞檐斗拱在精心布置的地灯映照下,勾勒出静谧而庄严的轮廓。院内古木参天,积雪未融,与世隔绝,唯有寒风掠过松枝的簌簌声。
一间名为“听雪轩”的暖阁内,却是温暖如春。地暖驱散了所有寒意,紫檀木的茶几上,一套价值连城的紫砂茶具正氤氲着陈年普洱的醇厚香气。没有服务人员,所有茶艺由在场的人自行完成,确保了绝对的私密。
围坐在茶几旁的,只有四人。
主位上是汤睿。他今日穿着一身深蓝色中式立领套装,材质是顶级的苏罗,低调而矜贵。作为此次聚会的发起人和东道主,他气度从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亲自执壶,为客人分茶。
他的左手边,是赵文嘉。与汤睿的沉稳不同,赵文嘉穿着一件质感极佳的灰色高领毛衣,外搭休闲西装,显得更随性些,但眼神中的锐利和精明却无法掩饰。他微微前倾着身体,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显示出内心的活跃与期待。
汤睿的右手边,两位客人则代表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