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我在豪门搞科研 > 抉择1(第1页)

抉择1(第1页)

一月底的北京,天高云淡,凛冽的空气中却涌动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热流。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这座曾见证过无数重要学术时刻的殿堂,此刻更是被推到了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

报告厅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前排就座的是神色凝重的部委领导、学术界泰斗,以及——面容沉稳难掩激动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总和比亚迪董事长总。中后排则挤满了来自全球各大媒体、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以及竞争对手企业的代表们,长枪短炮的摄像机严阵以待,每一双眼睛都紧盯着空无一人的主席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爆炸前的寂静与张力。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人,等待一个早已通过《自然》封面震撼世界,却尚未正式对外发声的宣告。

上午九点整,报告厅侧门打开。一道清瘦挺拔的身影迈步走入。

叶濯缨。

他今天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中山装,领口紧扣,身姿如松。没有随从,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独自一人走上主席台,步履平稳,神情是一贯的冷静,甚至比平时更添几分肃穆。那双清澈的眼眸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没有波澜,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

仅仅是他现身的那一刻,台下便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闪光灯瞬间亮成一片炽白的光海,几乎要将他淹没。他微微眯了下眼,适应了光线,然后走到演讲台后站定。

“各位,上午好。”

清越而平稳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报告厅的每一个角落,奇异地抚平了现场的躁动。

“感谢各位今天莅临。”他开门见山,没有一句多余的客套,“关于近期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全固态电池相关工作,团队收到了许多关注与问询。今天在此,就相关技术的后续发展路径,做一个简要说明。”

他的语调如同在陈述一个数学定理,客观,冷静,不带任何情绪渲染。但每一句话,都重若千钧。

他身后巨大的电子屏幕亮起,简洁地展示了论文的核心突破点——那张登上《自然》封面的、展现离子在协同涨落场引导下畅通无阻穿梭的示意图。他没有花费过多时间讲解技术细节,因为在场的专业人士早已将论文翻来覆去研究了无数遍。他重点阐述了这项技术相较于现有体系的根本性优势: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快充性能的跨越式提升。

“这项技术的目标,”叶濯缨的目光扫过台下,清晰地说道,“是彻底解决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与安全顾虑,并为构建更高效、更清洁的广义能源网络,提供坚实的存储基础。”

报告厅内鸦雀无声,只有他的声音在回荡,以及相机快门密集的咔嚓声。

铺垫完毕,他话锋一转,进入了今天真正的核心。

“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他语气依旧平稳,但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经过审慎评估与沟通,我们决定,将此项全固态电池技术的专利授权,授予国内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以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轰——!”

尽管早有猜测和铺垫,但当这决定被叶濯缨亲口、清晰地宣布时,报告厅内还是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声浪!惊呼声、议论声、掌声混杂在一起,几乎要掀翻屋顶。

镜头疯狂地对准了前排的曾总和王总。曾总嘴角微微抽动,努力维持着镇定,但紧握的拳头和微微泛红的脸颊暴露了他内心的激荡。王总则直接挺直了背脊,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混合着自豪与决心的光芒。

这意味着,全球最顶尖、最有可能定义下一代能源格局的电池技术,其产业化的大门,率先向这两家中国企业敞开了!这不仅仅是商业授权,这更像是一场加冕,正式确立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未来全球电池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军地位!

然而,叶濯缨接下来的话,让现场的声浪瞬间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复杂、甚至带着一丝凛然的寂静。

“同时,”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尤其是在后排那些海外媒体和机构代表脸上停留了一瞬,语气没有任何变化,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基于当前国际产业竞争格局与技术安全考量,此项技术,将暂时不向海外市场进行授权。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

暂时不授权海外!科学家有国籍!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所有非中国籍的与会者耳边炸响!

“哗——!”

台下再次一片哗然!许多外国记者猛地站起身,脸上写满了震惊、难以置信,甚至是一丝愤怒。他们手中的录音笔和相机更加疯狂地对准了台上的叶濯缨。

“叶教授!这是技术保护主义吗?”

“您是否考虑到这一决定对全球碳中和进程的潜在负面影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