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日后,皇帝下旨,特召贾琏列班早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听候嘉奖。
“郑三宝率领船队,远涉西洋,宣扬国威,安抚藩属,开拓商路,为朝廷创收数百万两白银,功不可没!”帝缓缓道,“特封郑三宝为南京守备太监,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
三宝连忙跪下谢恩,声音沉稳:“臣谢主隆恩!此乃圣上洪福,将士们齐心协力之功,臣不敢独领。”
帝摆摆手,目光转向贾琏:“贾琏,你随郑三宝出使,协助打理贸易,开拓多国商路,织锦坊贡品精良,为朝廷增色不少。更难得你心系百姓,创办义田义学,惠及宗族,仁厚之名远播。朕决定,封你为荣国公,世袭罔替;封你嫡子贾砚为荣国公世子。另赐黄金五百两,白银万两,锦缎五百匹,御用瓷器百件,以彰其功!”
满朝文武哗然,纷纷侧目看向贾琏,眼中满是羡慕与敬畏。
荣国公之位,本是贾赦承袭,如今皇帝直接封贾琏为荣国公,还让贾砚世袭世子,这无疑是对贾琏极大的信任与恩宠。
贾琏心中一震,连忙跪下,额头抵在冰凉的金砖上,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臣谢主隆恩!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只是此番功绩,离不开郑公公的悉心指导,离不开织锦坊工匠们的日夜操劳,离不开随行将士的拼死护卫。臣不敢独占功劳,恳请陛下允许臣将所赐财物,分予织锦坊的工匠与随行将士,以慰其心。”
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冰冷,但微微笑了笑,道:“荣国公体恤下属,朕心甚慰。他们自有赏赐,荣国公不必担忧。”
贾琏额头触地,一动不敢动,汗流浃背,口中只能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之后,文武百官纷纷上前向贾琏道贺,言语间满是恭维。
贾琏一一笑着回应,神色谦逊,心中却始终谨记着三宝的教诲,不敢有半分张扬。
回到荣国府,消息早已传开。贾母坐在荣庆堂的上首,满面红光,笑得合不拢嘴;凤姐抱着贾砚,站在一旁,眼里满是骄傲与喜悦;贾政、王夫人、邢夫人等人也都喜形于色,纷纷称赞贾琏有出息,为贾家争光。
“琏儿,你真是好样的!”贾母拉着贾琏的手,细细打量着他,“贾家两代荣国公,你祖父是最后一代,你父亲袭爵循礼时降级袭爵,贾家这荣国公就没了。是如今你封了荣国公,砚儿也成了世子,咱们贾家祖宗有眼,子孙有福!”说完流泪不止。
贾琏笑着道:“这都是老祖宗的福气,圣上的恩典,还有各位长辈的教导,臣不敢居功。”他看向凤姐,“凤儿,你让平儿把陛下赏赐的黄金、白银、锦缎都清点出来,除了将黄金用于老祖宗的日常用度和府里的开销,其余的都送到织锦坊,分予织锦坊的各位工匠,一一给予赏赐,不能有半点偏颇。”
凤姐一愣,但随即笑着应道:“我知道了,这就叫平儿去安排。你放心。”
“还有,”贾琏补充道,“陛下赏赐的千亩良田,也划归义田义学,让庄头好好打理,多收的粮食,除了供给义学的学生和孤寡老人,剩下的便低价卖给周边的百姓,也算为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
贾政点点头,赞许道:“琏儿想得周全,如此一来,既彰显了贾家的仁厚,也能让百姓感念圣上的恩德,一举两得。”
三日后,织锦坊的大院里张灯结彩,摆满了桌椅。贾琏让人将皇帝赏赐的财物一一摆出来,白银堆成了小山,锦缎、瓷器琳琅满目。织锦坊的工匠们都齐聚一堂,脸上满是期待与忐忑。
贾琏穿着荣国公的官袍,站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过众人,见他们脸上或激动,或敬畏,或好奇,心中感慨万千。
他抬手示意了一下身旁的财物:“这些,都是陛下赏赐给我的。但我知道,这些赏赐,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没有织锦坊各位工匠的日夜操劳,就没有精良的织锦,就没有与西洋贸易的基础,所以,这些财物,理应分予大家!”
话音刚落,大院里一片哗然,工匠们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国公爷,这……这是陛下赏您的,我们怎敢要啊?”一位年长的工匠颤声说道。
“是啊,国公爷,我们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领此厚赏!”另一位工匠也连忙附和。
贾琏笑了笑,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诸位不必推辞。陛下赏我,是因为我能为朝廷办事;我赏大家,是因为你们能为贾家、为朝廷出力。你们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让人将白银分成若干份,走到工匠们面前,一一亲手将银子递到他们手中:“李师傅,你在织锦坊干了三十年,手艺精湛,这次‘锦囊喵计’的纹样,多亏了你精心织造,这是你的份!”
李师傅接过沉甸甸的银子,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跪下磕头:“国公爷厚爱,奴才万死不辞!日后定当更加用心织造,为国公爷,为织锦坊,鞠躬尽瘁!”
贾琏连忙扶起他:“快起来,不必多礼。这是你应得的。”
他又走到尤二姐面前,递过一份银子和一匹锦缎:“尤姑娘,你设计的蒂蕬猫纹样,深受西洋客商喜爱,为织锦坊立下了大功。这是你的份,另外,这匹云锦,是陛下赏赐的,送给你。”
尤二姐脸颊微红,接过银子和锦缎,躬身行礼:“多谢国公爷。奴婢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不敢当国公爷如此厚爱。”
贾琏又走到二丫头面前,笑着递过银子:“二丫头,你修理织机的手艺无人能及,织锦坊能顺利生产,你功不可没。这是你的份,好好拿着。”
二丫头性格爽朗,接过银子,咧嘴一笑:“多谢国公爷!”
贾琏一一将财物分予众人,每个人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赏赐,脸上满是喜悦与感激。
回到荣国府,凤姐抱着贾砚迎上来,笑着道:“都亲自分完了?看你这一身汗,快过来歇歇。”
贾琏接过贾砚,在他软乎乎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笑道:“都分完了。看着大家高兴,我心里也踏实。”
凤姐递过一杯热茶:“你呀,就是太实在了。陛下赏赐的财物,你自己留着多好,偏要分给别人。”
贾琏喝了口茶,看着凤姐,眼神认真:“凤儿,你不懂。这些财物,看似是赏赐,实则是烫手山芋。如今贾家风光无限,朝中多少人盯着我们?我把赏赐分给大家,一来能凝聚人心,让大家感念贾家的恩德;二来也能向陛下表明,我没有敛财自重之心,只想好好办事。”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还有,这次我赏赐的,都是自己织锦坊的人。皇上的人,我还不敢赏呢。”
凤姐看着贾琏,轻轻点了点头:“我不懂。但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