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穿越之我回红楼做贾琏了 > 红楼妙谛今日解 千年暗室一灯明(第1页)

红楼妙谛今日解 千年暗室一灯明(第1页)

第一节

马考的晨晖总带着几分温润的凉意,透过“世家雅各洋行”雕花木窗,在紫檀木案几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案上摊着刚清点完的西洋贸易账册,朱砂笔圈点的痕迹整齐利落,贾琏目光落在案桌上的砚台,嘴角不自觉漾起一丝浅淡的笑意。

来马考已近一年,昔日荣国府的繁华与抄家的仓皇都已沉淀为心底的过往。如今的日子,是洋行里往来客商的寒暄,是织锦坊传来的梭箱轻响,是西跨院暖阁里凤姐的软语,是贾砚咿呀学语的娇憨,踏实得像脚下的珊瑚石地砖,每一步都踩得真切。

“二爷,外面有两位客人求见。”林之孝压低声音道:“一个是石呆子,另一位,自称苦瓜和尚。”

“石呆子?苦瓜和尚?”

贾琏捏着账册的手指猛地一紧,账页边缘被攥得发皱。这个“石”字,像一把落满尘埃的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泉州码头那道决绝的背影,额角渗血的三个响头,蓝布包裹里文徵明真迹的微凉触感,还有那句“来世再报”的沉郁低语,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贾琏道:“快!快请他们进来!”

不一会,门外的晨光里,出现两个身影。

左边那人穿着浅灰色粗布短衫,布料是马考本地产的棉麻混纺,比江南细布厚实耐造。领口和袖口用同色粗线仔细缝补过,针脚虽不精致却格外整齐,一看便知是自己动手打理的——想来是洗得次数多了,布料边缘有些发毛,才这般仔细补缀延长穿用。这人正是石呆子。

他身旁的苦瓜和尚,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僧袍,僧袍边角打着几个整齐的补丁,显然是精心缝补过的。只握着一串菩提子念珠,颗颗打磨得光滑莹润,泛着岁月沉淀的琥珀色。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一双眼睛眯着,眼角的纹路里满是笑意,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布囊,身形清瘦却挺拔,站在那里,仿佛与周遭的喧嚣隔绝开来。

“石先生……大师……,快请进!”贾琏站起来躬身行礼道。

石呆子看到贾琏,黝黑的脸颊上泛起几分红晕,双手不自觉地在衣角上蹭了蹭,显得有些局促。他往前迈了一步,嘴唇动了动,声音依旧带着几分沙哑,却比往日多了几分沉稳:“二爷,别来无恙。”

苦瓜和尚则笑着颔首,双手合十,语气平和:“贾施主安好。”

贾琏快步上前,一把握住石呆子的手。那双手粗糙坚硬,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指腹上还有几道浅浅的疤痕,显然是常年劳作留下的。与当初在泉州时那双只懂擦拭古扇的细腻之手,判若两人。

“你怎么会在这里?”贾琏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石呆子的眼神暗了暗,随即又亮了起来,他反手握住贾琏的手,力道沉稳:“一年前,二爷家里的变故,整个京城周围,连远处地方的人都知道了。二爷的车队一离开京城,我就悄悄地远处跟着,远远地看着。可刚走没一日,很快就发现有一支锦衣卫,一直尾随着贾琏的车队。我担心这些人对二爷不利,所以我也悄悄的一路跟着。”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憨直的笑:“二爷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无以为报。若是他们对二爷不利,我这条命,总能先替二爷挡一挡。那我这条命就值了。”

贾琏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温暖的手紧紧攥住,酸涩与感动交织在一起,眼眶瞬间热了。他想起当初为了救石呆子,与贾赦争执挨打的疼痛,想起石呆子赠扇时的决绝,想起自己将扇子献给太后时的初衷,只觉得一切都值了。

一个曾经为了一把古扇宁愿身陷囹圄的人,如今却为了报答一份恩情,不远万里,一路暗中守护,这份忠义,比任何珍宝都来得珍贵。

“你……你这又是何苦?”贾琏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抬手抹了抹眼角,“我当初救你,本就是分内之事,何况你遭此横祸,本就是贾家连累了你。”

“二爷这话就错了。”石呆子摇摇头,眼神坚定,“当初若不是二爷仗义执言,我早已死在牢里。这份恩情,我石呆子记一辈子。可惜我没什么大本事,不能为二爷出谋划策,只能远远跟着,万一有事,能替二爷挡一刀,也算是报答了。”

石呆子又说:“后来,我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探知二爷的船是奔马考去了。于是,我也一路步行,风餐露宿,有时没吃的,就帮人扛个东西换一个馒头吃,有时,我还和我身边的这位大和尚一起乞讨,求个馒头,一路化缘,硬是走了三个月时间,来到了马考。”

苦瓜和尚在一旁轻笑,接口道:“贾施主,石施主一片赤诚,这份情义,可比金石。”

贾琏说不出一句话。

过了一会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他看向石呆子:“那你这些日子,在马考如何度日?”

提到这个,石呆子的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黝黑的脸颊泛起红晕:“我在码头附近开了个小烧饼店,店名就叫‘石头记’。我娘亲是做烧饼的好手,我自小她教过我。我做烧饼时,也琢磨着做些新奇的吃食,用本地的葡萄汁和鸡蛋混合着和面,烤出来的烧饼,又香又软,客人们都喜欢,叫它‘葡打’。生意还不错,够我和大师糊口了。”

“石头记?葡打?”贾琏笑着重复,眼里满是欣慰,“你能踏实下来过日子,我就放心了。”

他又看向苦瓜和尚,语气恭敬:“大师怎么会和石先生在一起?”

苦瓜和尚眼神悠远:“贫僧云游四海,前些年在苏州偶遇石施主,见他性情耿直,便多聊了几句,自此结下善缘。去年,石施主得知二爷家逢巨变,决意舍生护送,临行前专门找到贫僧告别,贫僧深受感动。天地之大,贫僧无处可去,便也跟着他,一路来到了马考。贫僧已经跑了二十几年,跑着,跑着,年纪大了,已经跑不动了,就留在了城外的莲峰寺,做些烧火、点灯的杂务,倒也自在。”

贾琏看着眼前两人,一个有舍生取义的执着,一路暗中守护;一个意在云游四方,随性而至。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走在一起,却又有一种令人奇怪得说不出的和谐与契合。

热门小说推荐

少年王
抚琴的人少年王
...
剑道独尊
剑游太虚剑道独尊
...
超凡大卫
吃瓜子群众超凡大卫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