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百年变局 > 13 中国版的全球互联构想(第2页)

13 中国版的全球互联构想(第2页)

图13-2中国数字消费领跑全球

资料来源:《2018埃森哲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

(2)中国已经率先进入“永远在线”电子商务时代,本土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

随着中国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在线访问时间的增加,中国已经率先拉开了“永远在线”的序幕。根据国际数据咨询网Statista的报告,2017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价值1。5万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收入达到4970亿美元。基于14%的高年增长率,预计到2022年市场将超过9590亿美元的收入。第二大电子商务市场是美国,2017年收入为4210亿美元,其次是欧洲,收入为3300亿美元。美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增长率明显低于中国,每年增长8%-9%左右。到2018年,中国电商收益已达6339亿美元,远超全球其他国家,且未来增长指数强劲。[27]

线上和线下购物的稳定融合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趋势。例如,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WholeFoods)显示了合并线下和在线零售的明确意图。我国的发展趋势也类似。阿里巴巴正在逐渐向线下世界扩张,并开始开设实体店。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指出:“线上线下不可分离,消费者是同一群人,人们坐在这里,可人们永远在线。新零售的一大特征就是打破了线上线下的边界。”[28]线上与线下融合的趋势也可以从数据上找到证据。例如传统依赖线下服务和挑选的服饰、鞋帽、手袋、包和配饰等,这些领域的电商我国已经是全球领先。

同时,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迅速崛起。图13-3是2013—2018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从图13-3可以看到华为等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苹果、三星等市场份额的下降。本土智能手机品牌的崛起,表明在数字经济方面从底层设备到应用软件等份额的纵向和横向扩张,这是构建独立的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图13-32013—2018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IDC,February2019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差异较大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就绪度”不一

201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伯超、沈开艳两位学者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就绪度进行了定量评估。该项研究将数字经济就绪度分解为高技术可用度、IT产品进出口占比、宽带普及率、每百万人安全服务器等指标。基于量化指标体系对东盟、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区共计4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的量化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就绪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数字鸿沟”。[29]

结合张伯超、沈开艳的研究,我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就绪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数字经济基础和发展程度明显要高于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在中亚腹地,哈萨克斯坦明显要高于其他几个相邻国家。此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也存在各自的掣肘。中东欧地区相对而言数字经济就绪程度要明显高于中亚地区。

2。“一带一路”沿线移动互联增速高于有线互联

根据WeAreSocial和Hootsuite两家全球机构发布的《2018全球数字化报告》(DigitalIn2018),在中亚约有3600万人使用互联网,约占5个国家总人口的68%。结合图13-4可以看出,从中亚地区所有国家的互联网使用水平来看,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互联网普及度最高的,已接近77%;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三个国家的互联网接入占比不足20%。总体而言,“一带一路”的主要沿线国家目前互联网用户的分布数量在全球排名来看是比较靠后的。

图13-4中亚和中东地区“一带一路”主要国家互联网普及率情况

资料来源:Statista。egaTrends2017。

虽然总体互联网用户占比比较低,但是联网“无线化”的趋势较为明显。根据2018年4月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的调研情况,当前中亚五国呈现出无线网络扩张大于有线互联体系增长的趋势。中亚国家通过固定宽带连接互联网的发展并不快。2002年,吉尔吉斯斯坦只有36名用户(单元)接入。目前宽带接入已经占据该地区互联网市场的主要份额。[30]得益于Wifi的普及,以及电信运营商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相对便宜的无线通信的推广,使得移动通信设备及移动互联网资费相对便宜,从而无线互联有超越有线网络的趋势。

例如在土库曼斯坦,几乎所有互联网访问都是通过手机进行的,移动设备互联网接入的份额增长了32%,而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互联网接入份额下降了56%。在乌兹别克斯坦,移动电话几乎赶上了有线设备,而在塔吉克斯坦,它们已经被超越。截至2018年年初,哈萨克斯坦有超过600万移动互联网用户、占该国总用户数的33%。乌兹别克斯坦有近1000万活跃移动互联网用户、占该国总用户数的30%。在土库曼斯坦有50万人积极使用移动互联网,占该国总用户数的9%(图13-5)。

图13-5中亚五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总用户人数比例

资料来源:Cyber2018GlobalDigital,转引自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官网。

无线互联网增速高于有线互联的趋势在国内同样表现明显。根据2017年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31]移动互联高于有线互联发展除了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以及相关费用下降外,无线互联的灵活性,以及受地域限制较小的特性也给其带来了天然的优势。

四、全球互联网接入人数放缓,物联网发展迅速

全球信息化浪潮事实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机信息处理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如IBM的初代计算机和微机工作站等,主要注重的是单机的信息处理能力;第二阶段为互联网时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核心关键点是信息的交互和互联;第三阶段为物联时代(现阶段),这一阶段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的获取和人、物的数字化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物联网的数字化涵盖了人机交互、机器与机器的交互等广泛领域,构成了数字经济当前发展的核心动能。

1。互联网新接入人数速度放缓、但个人网络使用时间变长,互联网变化趋势明显

2018年5月底,有着“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发布了《2018互联网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用户和智能手机的增速都在下滑,但人均接入网络的时间在增长。[32]该《报告》指出,一是全球网络用户已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尚未接入互联网的人口变得越来越少。2017年是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未能实现增长的一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用户增长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互联网用户的增长也面临着相同的趋势,2017年增长率为7%,低于上年的12%(图13-6、图13-7)。二是个人用在网络上的时间不断增加。2017年,美国成年人每天在数字媒体上花费5。9小时,高于前一年的5。6小时。其中约3。3小时用于手机,这是数字媒体消费全面增长的原因。

这意味着,除了深度的数据挖掘,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拓展互联体系的新维度。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急速拓展互联新维度的重要原因。而物联网正是构建万物互联体系的关键所在。

图13-6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与增幅(销量单位:十亿美元,增长率单位%)

资料来源:IKleire2018”。

图13-7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及增长速度(用户单位:十亿美元,增长率单位%)

资料来源:IKleire2018”。

2。万物互联与全球物联网的急速发展

(1)国际物联网增速加快

据市场研究公司高德纳公司(Gartner)统计报告,2017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84亿,比2016年的64亿增长31%,而全球人口数量为75亿。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04亿。[33]较之于人际互动为主的互联网,物联网以非常低调的方式在急速扩张(图13-8)。

在市场构成方面,如图所示,智慧城市、工业互(物)联和医疗健康物联市场份额最多,分别占26%、24%和20%。其次是智慧家居、车联网、穿戴设备等。物联网的发展是对人与物互动的全方位的渗透,其市场量级、覆盖范围都远远超过了互联网(图13-9)。

图13-82017-2023物联网全球各区域发展趋势图

资料来源:HarborResearch;StatistaEstimates2018。

图13-92017年全球物联涉及主要产业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GrowthEnabler,2017。

(2)我国对物联网发展高度重视,发展迅速

根据2017年7月运营商世界网公布的物联网领域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物联网市场,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达7500亿元,2016年为9300亿元,涨幅达24%。[34]其中无线互联的增速明显加快。根据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的研究报告,预计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35]物联网的快速增长对日益放缓的互联网用户接入数而言,是全新的发展动能,我国对此高度重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