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朱衣补阙 > 第 18 章(第1页)

第 18 章(第1页)

【第十八章】

休沐那日,用完早膳,程瑾便已穿戴整齐。她特意选了身靛青圆领襕衫,头戴透额罗浑裹,打扮得如寻常士子般利落。挺秀的鼻梁在晨光中投下淡淡侧影,微抿的唇线透着几分文人的清俊。卯时三刻,母子二人乘着靖安侯府的双辕油碧车,由两名健仆护着,沿朱雀门街缓缓而行。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声响。当车驾行经平康坊北门时,程瑾无意间撩起车窗纱帘,目光骤然一凝——只见几家妓馆檐下,竟明晃晃悬着数盏绛纱灯笼,上面墨书着“史天师秘授合欢术”(借鉴《北里志》,唐代文人孙棨所著笔记小说)字样。那墨迹在晨光中格外刺眼,让她心头猛地一沉。

她不动声色地放下纱帘,面上依旧陪着母亲说笑,心底却已掀起波澜。车驾继续西行,约莫两刻钟后,抵达了西市东北角的广利坊门。

下了马车,市井的喧嚣便扑面而来。四纵四横的井字街上,绸缎行、金银肆、香药铺等四百余行当鳞次栉比。波斯邸前悬着联珠纹锦帘,胡商正将新到的玻璃器皿摆上檀木架;酒肆旗幡下,当垆胡姬的金钏在晨光中闪闪发亮。空气中混杂着皮革、香料与炙肉的味道,运货的驼队不时响着铜铃从专设的驼道上穿过。(此处布局与市场风貌借鉴《长安志》,北宋学者宋敏求编纂的地理志著作)

程瑾扶着母亲绕过堆积如山的邢窑白瓷瓮,正要往绸缎庄去,忽见前方“济世堂”药铺门前围着乌泱泱的人群,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这是在抢购什么灵丹妙药不成?”韩氏有些好奇。

程瑾心下也觉得诧异,便让母亲在稍远处等候,自己挤上前去看个究竟。挤到近前,她才发现这些人并非在买药,而是争抢着购买几碗所谓的“史仙师开光”符水。

那卖药的童子趾高气扬,将三张画着潦草朱砂纹路的黄纸投入清水碗中,便高声吆喝道:“饮此仙师亲传符水,可避三次天劫,延年益寿嘞!”

更令程瑾心惊的是,这三张黄纸符水,竟要价百文,可排队之人仍趋之若鹜,眼中尽是狂热与虔诚。

她默然退回到母亲身边,心下已是翻江倒海。这“史仙师”的名号,她近日在公务文书中已隐隐有所察觉,却不想其在民间的影响力竟已到了如此地步。

除了那几份语焉不详的奏章,程瑾不由得又想起那日前往户部途中,偶见两位身着绯色官袍的官员疾步而过,风中隐约飘来“金丹已成……”之语。当时只觉怪异,如今串联起这遍布市井的符水、妓馆灯笼,那“金丹”二字,此刻听来,竟透着几分令人不安的诡秘。

“阿娘,我们走吧。”她轻声对韩氏说,不欲在此地多留。

“瑾儿,那是在卖什么?怎地如此多人?”韩氏好奇地追问。

程瑾略一沉吟,觉得此事无需隐瞒母亲,便如实低声道:“并非卖药,是在售卖所谓的‘史仙师’开光符水,三张黄纸便要价百文,说是能避劫延寿。”

“原来是史仙师的符水!”韩氏闻言,非但没有诧异,反而露出恍然之色,“怪不得。前两日永宁郡公夫人过来叙话,还提起这位仙师,说是法力高深,所赐的安胎符也灵验得很。连宋相公家的女眷都笃信不疑呢。”她说着,竟也生出几分兴趣,望向那拥挤的人群,“既然这般灵验,咱们要不要也请一道……”

“万万不可!”程瑾心头一紧,连忙打断母亲,语气因急切而显得有些严肃。她随即意识到失态,缓下声音,但态度依旧坚决,“阿娘,这些来路不明的东西,谁知里面掺了什么?胡乱饮用,只怕于身体有害无益。咱们府上,绝不能沾染这些。”

韩氏素来知晓女儿行事稳妥,见她如此郑重,那点好奇之心立刻便熄了,从善如流地点头:“我儿说得是,是阿娘想岔了。咱们不凑这个热闹,去前面看看衣料吧。”

程瑾松了口气,扶着母亲转身离开。她们在绸缎庄流连片刻,韩氏仔细挑选了几匹时新的吴绫和越罗,准备为家人添置秋衣。程瑾虽陪着母亲,目光却不时扫过街面,那些写着“史”字的幌子、符摊,乃至行人手中疑似相关的器物,都如同细刺般扎入她的眼中。

随后,韩氏想起程崇远近来喜好练字,便欲往一家专卖文房四宝与书籍的“清韵斋”去看看。一踏入店门,墨香与纸香便隔绝了外间的喧嚣。店内陈设清雅,四壁书架直抵屋梁,摆放着密密麻麻的卷轴与线装书。韩氏自去柜台前挑选砚台,程瑾则信步于书架间,目光掠过《五经正义》《昭明文选》等正统典籍,心下稍安。

然而,当她走到角落时,一摞装帧格外精美、用锦盒盛放的书册引起了她的注意。书封上赫然写着《史天师说北斗延生真经》。

程瑾蹙眉拿起《史天师说北斗延生真经》翻开,见扉页序言写道:

“今有史天师崇玄真人,开坛讲授北斗延生秘要。真人精研道藏,尝总领《一切道经音义》编纂(历史彩蛋:史崇玄,唐玄宗时期显赫一时的宗教人物,为太平公主核心党羽),今特将玄奥教法普传世间……”

她细看内文,发现充斥着牵强附会的重玄学说: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北斗第七瑶光破军星,当与《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相参,此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掌柜凑近低语:“郎君慧眼识珍!这可是史天师亲传秘本。听说朝中好些大臣都派人来请,前日连译经院的学士都来求购。"他神秘地指着经末符箓,"这天师亲绘的北斗真文符,据说能避三次大劫。”

程瑾翻到经书末尾,果然见附录处详细记载着:

“修此法者,当于玄都观供奉金筒玉字《一切道经音义》副本,晨昏诵念。若遇急难,可书此符……”

正要细看符箓图形,身后传来熟悉的呼唤:

“子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