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了“是”。
下一秒,启明-9的核心引擎不再用于推进或姿态调整,而是转化为一台超高频定向发射器。它将整颗空间站变成了一支巨大的“笔”,以电磁波为墨,以宇宙背景辐射为纸,开始向外发送“心核档案馆”的全部内容。
第一段传输的信息,正是林小野写下的那句铭文:
**“我也在写。”**
随后是那一万零七百三十三封信,每一封都被编码成最基础的情感波形,附带原始语境与情绪谱图,确保即使接收方语言不通,也能通过共感能力理解其本质。
广播没有设定目标星系,也不依赖传统导航。它只是朝着记忆中最常仰望的方向??也就是当年归音号消失的坐标??持续输出。
功率极大,耗能极剧。
空间站的外壳开始结霜,内部管道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林小野裹着最后一条保暖毯,坐在控制台前,静静等待。
他知道,这一去,或许永远不会有回音。
他也知道,也许在他闭眼前,信号都未能离开太阳系。
但他不在乎了。
因为当他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他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事??他选择了相信。
相信话语的力量。
相信孤独之外,仍有共鸣。
相信哪怕宇宙冷漠如铁,仍有人愿意写下第一句话。
时间一点点流逝。
氧气浓度降至危险水平。
林小野靠在椅背上,视线渐渐模糊。他梦见自己走在一片金色花海中,风吹起无数纸鹤,每一只都写着不同的名字。远处,一个身影背对着他站立,手中握着一支金花笔。
那人缓缓转身。
没有脸。
却让他一眼认出。
“爸……”他轻声唤道。
对方微笑,举起笔,在空中虚划三个字:
**谢谢你。**
与此同时,远在三千光年外的孤峰遗址,玄武岩信箱底部的共振阵列再次被激活。这一次,它捕捉到的不是某一句话,而是一整股奔涌而来的情感洪流??来自启明-9的最终广播。
阵列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的信息量,立即进入超载状态。
但在损毁前的最后一毫秒,它做出了自主决策:放弃解析,直接反射。
于是,那束凝聚了无数人心声的光,没有继续前行,而是折返,沿着原路逆向传播,穿过忆草孢子网络,掠过冰封行星上的花海石碑,最终重返启明-9空间站。
信号抵达时,林小野已陷入昏迷。
可他的日志机仍在运转。
屏幕上,自动弹出一条新消息:
>发送者:未知
>优先级:永恒
>内容:语音包(加密格式)
他没有醒来,也无法按下播放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