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替嫁残将到底反不反 > 修远(第1页)

修远(第1页)

苏锦书连忙跟着二人出了厅堂,公主眉头紧蹙,低声道:“王家将军王忠恕今晨入宫的事,你可曾听闻?”

苏锦书微微颔首,“听说了。宁知远也奉召入宫,一时未及告知于你们。据说是冯恩鹤返京途中出了些意外。”

公主语气愈发凝重:“未必。什么样的困难要两个一品将领去搭救呢?方才我与王五姑娘叙话,她透露徐盈科似要晋一品了。”

徐盈科升一品的传言已流传五六年,如今再起本不意外。但苏锦书明白公主此番忧虑为何。

往日徐盈科要升一品,都有王宁吴冯四人压在头上,如今宁知远已是残疾太尉,冯恩鹤屡遭冷落,吴越珩从剑南赶回来人疲马乏、孤掌难鸣。

若此时提拔徐盈科,他们三人反对的话,未必就有一呼百应的本事。

可徐盈科的份量,实在不堪一品之任。

方源轻声接话:“若真是无人可用,恐怕也只能是徐将军了。”

苏锦书却摇头:“自先帝崩后,我朝重武轻文,上至公侯,下至黎庶,皆视拜将为至高荣耀。如此多年,岂乏军事良才?文官相争尚不足一年,何至于武将无人可用?”

单论现居二品的卓越武将,苏锦书就知道不少。

林家林陆,当年镇压雍州起义军,不足月余便凯旋而归;

宁知远的副将章达,年少有为,与宁知远在塞北征战时,二人曾独撑危局,战果并不逊色于之前三人在时的局面。

还有吴越珩之父吴明渊,前任定国将军,都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可是公主却说道,老爷子日复一日勤于练功,只是不敢在人前道罢了。

这些人随手拿出一道功绩,都远非徐盈科所能及,只是李广难封,他们没攀上这炙手可热的风光门楣罢了。

方源见她二人叹息,欲言又止。苏锦书察觉,温声道:“你可是有什么事要说?”

方源艰难点头,“你们可知,卫国与我们开战的缘由一直未有定论。如今圣上命我父亲将起因定为‘卫国细作挑衅’,父亲不从,圣上动怒,前日竟断了方家俸禄。”她声音愈低,“母亲今日来这菊花宴,实为探王家口风。方才王家有人说,若父亲再执意不从,圣上意将方家贬为庶人,流放岭南。”

苏锦书和公主起先还不觉得有什么,听到最后,都吓了一跳。

先帝在时,越国和卫国算得上睦邻友好。后来夺嫡之战里,卫国突然起兵。起兵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卫国来了位狼子野心的帝王,有人说今年卫国遭了天灾,官中无粮,故而南下抢夺。

这些猜测至今没有一条是定论。

民间对这件事也颇有些讨论,苏锦书想起一桩在市井间广为流传的轶闻。这话本子说得有鼻子有眼,在茶楼酒肆里最是叫座,几乎到了越国诸人耳熟能详的地步。

那话本子说,卫国君主有一个疼爱至极的妹妹,生得芙蓉面、柳叶眉,眼波一转,便能勾走英雄魂三缕。那一日恰逢越国皇子李兆隆出使卫国,金殿之上一抬头,公主殿下瞧了一眼,便就此丢了魂、失了心,日思夜想都要嫁与此人。

谁知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那李兆隆心里早有了王家千金王笑愚,哪里肯做他国的驸马?那公主遭此大辱,当即摔了凤钗砸了镜,哭倒在兄长驾前,誓要兄长发兵将那负心人擒来。

这边一个痴情公主,偏生遇上那边一个更痴情的君王。卫国国君当即点齐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越国而来。

没曾想这样一来反而助了李兆隆一把:李兆隆虽有帝王野心,但是在军队的控制能力上一直与常年在外征战的李兆基难以匹敌。

甫一发动战争,越国军队便不得不去应战,李兆基所拥有的优势便会被大量消耗:打赢了也是重度伤残,打输了便是别有异心。

这样一来,反倒成全了李兆隆的帝王业,正是“姻缘错配牵战祸,红颜一怒动戈”,事已至此,李兆隆绝无再为他国驸马的可能。

后来那卫国公主竟真远嫁越国,甘为贵妃。奈何她骄纵成性,今日辱骂皇后,明日威胁宫人,竟还敢买通宫人私通母国,最终一道白绫断香魂,可怜金枝玉叶女,化作南柯。

卫国听闻此时后怒而南下,两国又开始交战不休。

苏锦书一般是不太看这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然而,虽说这个话本主要描述的是一段匪夷所思的爱情悲剧,但是用来镶边的、关于夺嫡的内容却写得详细可靠,颇经得住推敲,包括后来卫国公主被斩也确有其事,二来这个话本实在太受欢迎了,越国天南海北的任意一位说书先生都能倒背如流。

“那若是说卫国细作的事,那也是圣上登基以后才有的,先帝在时的怎么算呢?莫非是真打算按话本子说的来?”

方源苦笑:“这正是父亲不肯从命之故。史笔如铁,稗官野史岂能作数?可怜母亲一直怕我担心,并不将此事告诉我,还是今日我与那刑部尚书之女聊天时才得知。”

三人愈想愈是沉闷。台上《花好月圆》仍咿呀唱着,见众人喜欢,愣是多唱了两段。王老太太一抬手,郑氏便笑唤“赏!”,一时间在戏台两侧的众丫头小子们把簸里的糖果金币砸上去,众人纷纷鼓掌喝彩。

几人看着戏台喧嚣,一时无话。

宴后,苏锦书引韩姨妈拜会王修绪。

王修绪对韩姨妈略略点头,便转向苏锦书。她眉眼微垂,拉起苏锦书的手笑道:“早就听闻苏家女儿在宁家蒙尘时敲锣打鼓嫁了进去;不到半年执掌宁家对牌;宫宴上代夫作画,笔落山水生辉。今日见你宴间奔走妥帖,还以为是个三头六臂的人物,没想到竟如此标致温柔。”

这是苏锦书替嫁以来,头一回有人在公开场合直提此事。旁的人要么担心得罪苏云书,要么担心太尉夫人觉得替嫁的事情不光彩,要么害怕宁太尉在一侧听了不痛快。

这王大姑娘倒是没什么好顾忌的,苏云书看着两个人,心里又冷了几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