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郁桥看到这根笛子,看到这首曲子,他的思乡情愁一下就饱满了,情不自禁地把笛子送到嘴边,试试吹奏了一下。
非常顺利,感觉顺利上来了,他闭上眼睛,陶醉地吹了起来。
谁料,一曲作罢之后,郁桥发现身后竟多了好几个人。
除了招待他的郑家小儿子,郑翔龙老歌神竟然也在。
郁桥只当自己擅自碰了别人家的古董艺术品,冒犯了人家,于是连忙道歉。
郑翔龙却先他一步开口,问道:“这曲子你很熟?”
“……”郁桥回答,“还行。”
论起年纪,郑翔龙是郁桥爸爸辈甚至爷爷辈的人了,所以没有郁桥想象中那么有架子,不禁夸赞道:“你吹得很好听。比我还好听。”
郁桥把笛子放回阁子上。“多谢郑老师夸奖。”
这时,郑家小儿子对郑翔龙说:“可是爸爸,他吹错谱子了。”
谱子自然指的是上面摆放的那张。
郁桥无意显摆,但可能因为这首曲子来自于他的朝代他的家乡,所以他下意识地反驳:“不是我吹错了,是你的谱子错了。”
此话一出,郑家小儿子*的表情惊飞了,猛地看向郑翔龙。
郑翔龙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细细一看,震惊程度比他的小儿子更甚。
不过这是郁桥意料之中的事,换做是他,他也会如此反应。
一首古代的曲子被一个现代人吹奏,还要评价流传下来的曲谱是错误的,搁谁谁不觉得他傲慢自大脑子有坑?
或者另一个极端,这货是什么学问大佬?
显然,以郁桥当前所披露的来历背景和名声口碑,他只可能是前者。
郑家小儿子此前对待郁桥一直很有涵养,这会儿厌蠢症犯了,只觉得郁桥是个臭爱显摆,但根本没有金刚钻,被戳穿以后恼羞成怒无知犯蠢把过错甩到流传下来的曲谱上。
果然,网上传的都是真的,怪不得这家伙风评这么差。
“你知道这个谱子,是枫朝的宫廷乐官收集整理流传下来的吗?”
郁桥瞥了一眼那谱子:“枫朝乐谱不长这样。”
“是是是。但这是把古谱对着现在的拉丁谱翻译过来的。”
“你有那张古谱吗?”
郑家小儿子看了一眼他父亲,郑翔龙没说什么,他便问:“你确定要较这个真?”
郁桥没有较真,只是好奇经历岁月流传下来的真实乐谱到底长什么样。
片刻后,郑家小儿子将一本书放到郁桥手里。
郁桥打开以后,略有些无语。
这是一本由现代人修撰编订的乐谱书籍,里面收录了很多古代工尺谱乐曲,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专业度的。
但他想看的根本不是这样哦。
他想看的,是现代人真正挖掘出土的真实古谱。
不过想了想,郑家没有也很正常,出土的古董大多被藏在它应该在的地方,民间是很难获得的,纵使郑家有钱,也不能收藏这世界上的每一件古董。
郁桥在书籍里的众多曲目中,找到《绫花引》。
阅览完谱子以后,他抿了抿,说:“这谱子不是原版的。”
“当然不是。这是专家对出土的枫朝乐谱集进行修撰而成的乐本。”郑家小儿子回答。
“修、撰?”
“很难理解吗?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是残缺不完整的,需要专家进行修补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