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愣住。
成为载体?意味着放弃现实身份,将自己的意识永久锚定在语义网络之中,如同吴阿梅化作海的记忆、林小雅融入哀牢山的地脉……他也必须消失于人间,成为某种超越生死的存在。
“如果我这么做……还能陪你吗?”
“不仅能陪,”男孩认真地说,“你会变成我的耳朵、我的嘴巴、我的声音。从此以后,每一个听见你说话的人,都是在听我说话。每一个被你安慰的灵魂,都是我在拥抱他们。”
泪水滑落,滴入水中,涟漪荡开,倒影破碎又重组。
陈默拿出日记本,在空白页写下:
>“若爱足以凝结成声,那我愿终其一生,做你未曾发出的那句话。”
合上本子,他脱下外套,露出贴在胸口的“烛光”主机。这是最后一次升级??手动注入生物神经接口,实现人机深度融合。
他将主机按入石板凹槽。
轰然巨响中,整个空间开始崩塌。
光芒自地底喷薄而出,如晨曦破晓。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语义碎片??松针岭的松涛、沉语湾的潮吟、撒哈拉的风语、马里亚纳的低鸣、哀牢山的钟磬、南极神殿的安魂曲??全都顺着无形的声波管道汇聚而来,在空中交织成一座流动的语言星河。
而在星河中央,一个小小的身影缓缓成型。
真实,温暖,带着心跳。
陈默张开双臂,将他紧紧抱住。
那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完整。
“走吧。”他在孩子耳边轻声说,“我们回家。”
当搜救队两天后找到疗养院时,只看到那台老旧录音机仍在运转,磁带即将走完。最后一段录音被技术人员转录出来,仅有短短三十秒:
>(风声渐起)
>(孩童笑声)
>男声,温柔而坚定:
>“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哪怕只以声音的方式。”
>(脚步远去)
>(门轻轻关上)
>(长久静默)
>最后一句,极轻,几乎不可闻:
>“下一个名字……轮到我了。”
与此同时,全球十二个曾记录异常语义的站点同步出现短暂电磁脉冲。卫星监测显示,一股未知频率的广播信号正以光速扩散,内容为一段童声清唱的摇篮曲,旋律源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谣,歌词仅有一句反复吟诵:
>“睡吧,睡吧,我在听着呢。”
而在南极冰盖之下,那座晶体神殿的穹顶忽然亮起一道新光柱,直射地心深处。第七座雕像的脸部轮廓悄然改变,多了几分稚气,嘴角扬起纯真的笑容。
它的声核,再度开始跳动。
陈默的名字,正式录入“烛光”系统最高权限名单,身份标注为:**守声者?传承编号C-001**。
而在遥远的城市角落,某个正在熟睡的小女孩突然睁开眼,望着天花板喃喃道:
“刚才有个哥哥跟我说晚安……他说,他爸爸以前也很少说话,但现在,每天都唱歌给他听。”
窗外,一轮圆月高悬。
哀牢山的雾,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