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闻言,并没有觉得只是一场简单的梦。
自家闺女有几分能耐,他心里是清楚的。
他拧着眉,低头沉吟片刻,才开口问道:“阿枝,你再仔细回想回想,梦里还有没有别的细节?比如具体的时间,或是更清楚的景象?”
姜枝蹙着眉,努力在脑海里搜寻那些零碎的画面,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细节记不太清了,就记得天好像一直是灰蒙蒙的,包括安城在内的几个大省脱离了内陆,海水漫得很高,把我们所在的这块陆地都淹没了……至于时间,梦里没瞧见太阳月亮,也说不准是哪一天。”
“地裂,海水……”姜山低声重复着,语气里添了几分凝重。
他心里其实更倾向于这只是自家闺女的一场梦。
毕竟梦里的内容实在太颠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了。
可这种事,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真的,也得重视。
他抬眼看向姜枝,眼神里已没了刚才的犹疑,多了几分决断:“这样看来,不管是不是真的,总得跟基地那边通个气。提前有个防备,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强。”
姜枝郑重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姜山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愁绪,抬手拍了拍闺女的肩膀,语气尽量放得轻松:“好了,别想太多。这天要是真塌下来,自有高个子先顶着,轮不到咱们瞎操心。明天你们还得去海市那边,这事就交给爸。等明天,我去跟上面提一提。”
姜枝望着父亲眼底刻意藏起的凝重,鼻尖微微一酸。
她知道姜山是想让她宽心,可那句“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听着反倒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她轻声道:“爸,要是……要是真有什么事,咱们一家人也要在一块。”
姜山反手拍了拍她的手背,没再多说,只点了点头。
几名研究人员还没离开,正围着深坑忙碌,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工具测量数据和处理后续问题。
有两个研究员用卷尺测量坑的深度和直径,嘴里报着数据:“深十六米七,直径一米七八……”旁边有人飞快地在记录本上写下数字,时不时抬头核对坑壁的状况。
还有人端着取样盒,从坑底残留的土壤里铲出几捧样本,仔细分装后贴上标签。“这土得带回实验室测一下成分,看看蔓藤生长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然后用密封袋将样本封好,放进随身的工具箱。
研究员们处理得十分仔细,连坑壁上残留的蔓藤断根都被小心地收集起来,当作样本保存。
数据记录完毕,样本也封装妥当,研究员们便开始着手填坑。
他们先是将挖出来的泥土推进去,每填进去三十公分,就有人拿着夯机下去夯实,直到土面变得坚硬平整。
填到离地面还有半米时,他们又铺上一层筛过的细沙,用耙子摊平,最后覆上表层的熟土,连边缘处都用小铲子细细抹匀,力求和周围的地面齐平,看不出丝毫挖过的痕迹。
姜河看着地面渐渐恢复原状,忐忑问带头的研究员:“这么处理完,我们以后还能接着种东西吧?”
他是害怕出了蔓藤的事,基地追责,不让他们继续种了。
那研究员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笑着道:“老大哥,放心,一切照旧就是,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的地,土壤还是很肥沃的,就是都是高度毒素的,恐怕种下去的植物,也多是高度毒素的。”
“沈教授让我们帮你们调整了土壤配比,夯实的时候我们帮着掺了些基地调配好的特殊土壤,过段时间翻晒一下,种些耐活的作物完全不影响。”
姜河一听竟然还有意外惊喜,很是高兴,连连道,“谢谢你们!那可真是太好了。”
那人笑道:“不用客气,沈教授说了,这些土壤就当是换你们给的肉毯菌了。”
那些肉毯菌他们实验过了,能增加土壤的肥沃度,若是加以改良,说不定能实验出改良高度毒素土壤的方法来,对他们这样的研究人员来说,十分珍贵。
因此沈教授也没吝啬,特意将基地里实验培育出的珍贵改良土壤送了些给姜家人。
“另外,这是姜枝同志需要的网纹叶的种子。”对方递过来一抱小种子。
“沈教授交代过了,等我们把蔓藤种植好,会派人带姜枝同志过去视察的。”
话说完,他又仔细核对了一遍交接清单,确认无误后便朝姜山等人点了点头:“那我们先回去了,后续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
同行的几个研究员也纷纷收拾好工具和样本箱,彼此简单交代了两句,便跟着领头的转身离开。
周围看热闹的人见基地研究员都离开了,也渐渐散去,三三两两地往自家住处走。
对于姜家时不时冒出的稀奇事,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整个自建房区里,就数姜家过得最扎实,日子红火不说,总有些旁人没见过的新鲜物件。如今就算再冒出点稀罕东西,大家也只当是看个热闹,没人再多议论。
等研究员们一走,姜枝看着刚被翻整过的土地,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转头对姜河道:“二伯,都怪我,把你们之前辛苦弄好的地给……”
姜河闻言笑了笑,摆了摆手打断她:“这有啥。要不是那蔓藤,咱们哪能得着这么些宝贝土壤?划算着呢。”
说着便蹲下身,把散落的菌块一块块拾掇整齐,装进竹筐里。让姜文和姜树一起来帮忙,“这些得赶紧种一些回去,这次不种这么密了,留些地种点大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