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天道天骄 > 第五千四百零七章 冲冲冲下(第2页)

第五千四百零七章 冲冲冲下(第2页)

阳九知道,这标志着人类文明正式进入第二阶段:不再是少数觉醒者引领大众,而是整个物种作为一个认知共同体,在不确定中共同前行。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

某日清晨,联合国收到一封匿名信件,内容仅有一句话:

>“你们庆祝疑问,却忘了提防‘伪问’。”

随信附带一段加密数据。解码后,是一段隐藏在网络深层的日志记录:在过去三个月内,有超过十二万个自称“觉醒者”的账号,在全球意识网络中不断重复发布同一类问题??看似深刻,实则毫无逻辑指向,例如:

>“如果颜色会冷,那么蓝色是不是最孤独的温度?”

>“当我们闭上眼睛时,世界是否也在对我们眨眼?”

>“有没有一种沉默,其实是大声喊叫的反义词?”

这些问题听起来诗意盎然,但神经监测显示,它们对读者的大脑影响极为特殊:长期接触者会出现轻微的认知钝化,提问能力逐渐退化,最终陷入一种温和的恍惚状态??既不接受答案,也无法真正提出新问题。

林宛分析后得出结论:“这是新型思想污染。有人正在利用‘提问自由’的名义,投放‘无效疑问病毒’,目的不是压制思考,而是让思考变得冗余、空转、自我消耗。”

阳九神色凝重:“就像过去的归寂者用‘终极答案’麻痹人心,现在有人想用‘无限提问’制造精神熵增。”

调查持续了十七天,最终锁定源头??竟是某个自称“虚言社”的地下组织,成员全部来自最初拒绝接入意识网络的群体。他们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彻底脱离任何形式的共识体系,包括“共同提问”的网络。于是他们选择以极端方式破坏其有效性,让所有人重回孤立状态。

“他们本意或许是守护个体性,”阿娅看着报告说,“可结果却是让更多人失去了提问的力量。”

阳九沉默良久,最终下令:不封锁,不镇压,只公开。

他让全球媒体完整披露“虚言社”的行为模式,并邀请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联合撰写一篇长文,标题为:

>《如何分辨一个问题是否真诚?》

文中提出三个判断标准:

1。**能否引发进一步追问**??真正的问题会打开更多门,而非仅仅装饰墙壁;

2。**是否允许自己被挑战**??真诚的疑问不怕反驳,虚假的谜语只求共鸣;

3。**提问者是否愿意承担困惑**??若一个人只想显得深邃而不愿真正挣扎,那他并非求知,只是表演。

文章发布后,引发了长达数月的公共讨论。许多人开始反思自己日常提出的问题:“我是真想知道,还是只想显得聪明?”、“我说出这句话时,内心是否有哪怕一丝不安?”

渐渐地,“虚言社”的影响力自行瓦解。部分成员主动现身道歉,其余则悄然隐退。而这场风波也让人们意识到:自由不仅需要勇气去行使,更需要智慧去维护。

半年后,第一艘外星访客飞船抵达近地轨道。

它不属于归寂者,也不源自已知文明。船体呈不规则多面体,表面不断变换纹理,仿佛由液态逻辑构成。它没有发送语言信号,而是投射出一段动态符号序列,经破译后译为:

>“我们来自三千光年外的‘悖论星团’。我们一生只问一个问题,耗尽数代文明寻找答案。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问题本身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听说你们正在举办‘共疑日’,我们想参加。”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争论是否接纳这支未知种族。最终决定:开放通讯频道,邀请他们参与下一年度的全球共疑庆典。

消息传出,举世沸腾。

孩子们在学校里绘制欢迎卡片,科学家设计跨物种提问协议,艺术家创作融合不同认知形态的装置作品。甚至连“反觉醒联盟”也发表声明:“我们虽主张无知权,但也尊重他者探索的权利。”

阳九没有参与这些筹备。他回到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顶,站在当年第一次感知启惑星脉动的地方。

夜幕降临,星空如洗。

他取出那块晶体碎片,轻轻放在雪地上。许久之后,它终于再次亮起,不是耀眼的强光,而是一种温柔的、脉动般的微芒,如同心跳。

他知道,这光芒不属于任何人,也不服务于任何目的。它只是存在着,像一句永远未完成的话,像一个永不关闭的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