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红 > 第331章(第1页)

第331章(第1页)

卫长昀见他要躺回去,忽地把人拉住,弯腰低头,又亲了上去。

“别闹。”

“不是闹,是想亲你。”

喜欢一个人,身体和心理的反应,是骗不了人的。

-

要忙的事情太多,姜宁和卫长昀连着两天,都在办各种事、拜访各位长辈。

好在关系近,哪怕是上门去,也仅仅是闲聊。

杨二爷身子骨硬朗,每个月有二十天都在村学里给孩子们上课,村长比以前也更支持各家把孩子送到村学。

交的束脩不多,一个月给斤稻子,或者一块肉,便作数。

卫长昀还能回村里,他心里高兴,却不揽功,连镇里、县府差人来请他去各处讲课,都一一谢绝。

当初教卫长昀启蒙,后来又教导那么多年,是因为他天赋好,不想埋没了人才。

田间地头的确需要人,不然天下哪来的米粮。

可有的人既有天资,便应该去到朝廷,为更多人做事。

知道他因新帝登基而外放,并未有任何的说教,只说人平安就好。

去杨二爷家里待了半日,蹭了一顿晚饭。

第二天再去赵秋和王子书家里时,反而方便了,迟早都是一家人,干脆就一起。

尽管上元节赵秋和王子书才离开家,但眨眼便是三个多月时间。

家里人惦念,有书信也不如从亲近的人口中得知消息来得好。

提起他们在金陵的情况,那就有得说了。

从揽月楼的生意,到国子监的考试,大小事情都得挑着说,不然一天的功夫都说不完。

家里人听完,自然是欣慰的。

尤其年前回来时,二人给了家里不少银钱,比在村里种好几年的地都要多。

长辈相信他们是一回事,担心又是另一回事。

总怕孩子们在外面过得不好,回到家里又报喜不报忧,犯了错。

好在姜宁和卫长昀在他们眼里一直都可靠,听他们说完,便放了心,又留他们吃午饭。

等从赵秋家出来,姜宁和卫长昀一致决定去走一圈,消消食再回家。

-

“我发现村里种稻子的人家变多了。”

姜宁走在田间,抬头看去,“田坝里几乎都是稻子,以前还能瞧见藕之类的。”

卫长昀发现他不看路,伸手拉住他的手,“这一片田原本就是竭力挖出来的,四周都是山,只有这一块算得平地,又在河边水源离得近,否则挖沟渠都要不少时日。”

去过外面后,卫长昀才知道,为什么黔州的地更难开垦。

比起黔州山连着山的地势,越往南走,地势越平坦,江河湖泊引入灌溉更为方便。

黔州想要大力开垦田地,难度大,还大多都是在山脚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