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珩只能在一楼找个角落坐下,“今日有什么?”
伙计回答比往日多了几道乡野小菜,又说加了红烧鱼和炒鸡丁。李珩对这两样不感兴趣,注意到友人想尝尝,点了这两样,又点一道红烧牛腩、松鼠鱼、醋溜白菜。李珩没有吃过这么素的白菜,因此好奇,又点一个香椿芽,又要两份汤。
伙计吩咐下去,随后送来一道餐前小菜——皮冻。李珩勉强可以接受猪肉,不能接受猪皮,然而他的一位友人眼睛一亮,“你们店里也有皮冻?我上次吃还是在西市一家酒店。”
其他食客问他们怎么没有。伙计回答皮冻是菜,点菜才送。随即补一句,两道菜以上送一份。
然而依然有食客耍横。
薛二哥循声看去,见他身着短衣,面相凶恶,估计是东市流氓。外人不知道仁和楼背后东家是太子,街边流氓想必也毫不知情。
这样的人他不能碰,一碰就会被赖上。薛二哥到院里喊他妹。
为了出餐快,后厨四口锅一同点火,只有俩采买盯着,薛瑜见状帮忙烧火翻炒。刚拿起烧火棍和锅铲就被叫出去,薛瑜心烦,那么大人了,怎么没有眼力见儿:“干什么?”
薛二哥转身回到店里,薛瑜只能跟上。薛二哥指着闹事的食客,薛瑜走过去:“找我什么事?”
第103章气哭了
耍横的食客下意识反驳不找她。
薛瑜闻言想找她二哥问怎么回事,然而她二哥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两个嫂子一个忙着削面,一个守着柜台等着食客结账。薛瑜只能转向伙计:“什么事啊?”
伙计低声解释,店里规定两道菜以上送一份皮冻,包括两道菜。这位食客只点了一份炸蛋刀削面,也要免费的皮冻。
薛瑜等伙计说完,好声好气地同这位食客解释一遍。食客理直气壮地问:“规矩在哪儿?”
林知了开了三年饭店,又不是没有遇到过不怀好意的人。毕竟她不是黄白之物,不可能所有人都对她抱有善意。
经验丰富的人还能授人以柄吗。薛瑜指着灶台上方木架上挂的牌子,但凡进店的人都能看见,目不识丁的除外。
不巧,这位不识字,以为上面写的是价格。
然而要叫流氓低头认错,那就不是流氓。
这位食客正如薛二哥猜的一样,是常年混迹东市谁都不想招惹的流氓。
你去告官,他居无定所不怕罚,官府把他抓起来,他叫嚣着日后吃住不愁。是以丰庆楼的掌柜的都不想碰到这类人。
这位食客大声嚷嚷:“那么远谁看得见?给我来一份皮冻,这事算了!”
薛瑜年幼也知道她不能妥协,否则定会有人有样学样,“请您见谅,这是本店规定。”
食客:“规定是死的,你是活的!”
薛瑜原本有些烦躁,闻言心头冒火,没好气地问:“我不送呢?”
“我不跟你说!管事的,你把管事的叫过来!”这位食客朝柜台看去,又是个小娘子,顿时气焰高涨,隔着诸多食客指着林知了:“你过来!”
薛瑜瞬时恼了。她和二哥二嫂能从江南小城来到京师,能接触到宫女太监,跟他们学规矩学刺绣,多亏林知了。否则她就是个种地的小农女。
越是见得多,薛瑜越是感激她三嫂。对她不敬可以,对她三嫂不敬不行!
薛瑜才不管她三嫂先前说什么客人说的都是对的!烧火棍往桌上一敲,“听不懂人话?”
流氓食客吓一跳,看着小丫头凶狠的样子只觉得好笑:“就你?”扫一眼她身边的伙计,明白过来,“仗着人多势众欺负人?”
薛瑜瞬间明白二哥为何不露头:“我十二岁,你当我爹都有余,我欺负你?”孰料她话锋一转,“我就欺负你!”抄起随手带出来的锅铲朝他脸上招呼,“想耍横?吃白食?也不打听打听老娘我是谁!”
“噗!”
看热闹的食客不是被口水呛着就是面条从鼻孔里出来。
因为楼下热闹,移到楼梯边打量的女客忍不住掩面大笑。
每日清晨薛理会盯着小鸽子背文章,然后教他拳脚。薛瑜不爱读书爱动,最近几日还跟小鸽子交上手。是以那位食客想抓她,她借用对店里一桌一椅的熟悉轻巧躲开,扬起烧火棍朝脑袋招呼,左右开弓,打的他抱头鼠窜。
林知了给几个伙计使个眼色,伙计把人按住,林知了从柜台后面出来叫伙计拿绳子把人绑起来,拉住试图用脚踹的小姑子,叫伙计把人交给金吾卫或者知县。
伙计请示官差问起来他们该怎么回。
林知了:“那碗面没给钱吧?”
伙计瞬间明白,吃白食。
林知了拿走锅铲和烧火棍,其中一只手在烧火棍上搓几下:“鱼儿,跟他们一块去。我看看,这小脸是青了吧?”朝她脸上抹几下,薛瑜瞬间变成小花猫。
食客们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