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执笔问朝晋江 > 风起内录2(第2页)

风起内录2(第2页)

这一次,她翻卷不再只是为了父亲翻案。

乔知遥开始意识到,这些被篡改拼接的纸卷,这些来路不明的批语,并不只是个别人的错。

藏在这些案卷背后的那整套运作方式,才是更大的问题。

当晚,实录馆送来传信,说外署正式向馆方提出调卷申请,要求查阅“春册中段”相关副录及誊写记录。

乔知遥一看那串调卷编号,心头一沉——正是她这几日誊写过的三卷之一。

她明白,自己在页角标注“原稿待考”之后,就已经被人注意到了。

虽说她仍以“卢门门生”的名义留在誊写厅,按规矩外署查不到她的名字,但馆中真正做事的老吏早就心里有数:她是谁,在查什么,不是一两张名册能遮住的。

那晚开始,誊写厅的排班被人悄悄调整,她调阅案卷的路径也被人换了,避开了她原本熟悉的那条线。

乔知遥没有多言,只默默将自己的字匣重新上了锁。

翌日午后,乔知遥照常入厅,一如往常调卷,誊写,只是当她起身取纸时,发现自己常用的笔匣被人移了位置,盖扣松开,里头的主笔也被换成了一支新刻未磨的硬笔。

乔知遥动作顿了顿,低头取出那支笔,在纸角轻描一划,果然涩滞难行,不出五笔便断锋。

“前日我观你那支旧笔钝了,便叫小吏换了。”一旁负责笔纸供给的中年书吏抬眼随口道,语气温温,仿佛真是贴心照料。

乔知遥没有接话,只淡声道:“无妨,我自备有旧笔。”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支裹好的笔匣,复又归座。

自那日起,她调卷的路径更换得愈发频繁,有时刚借出的卷子还未看完,便被其他属吏以“上级另批”为由紧急收回,理由合规,却牵得太巧。

乔知遥知道,这是有人在提醒她——

馆中之事,不是她一个外人能随意多看的。

可乔知遥并未因此退让。

哪怕卷子被人临时收回,路径频频更改,她也从未慌乱一步。她开始提前拓印,分段誊录,将每一道附注按次编排,逐一标记编号。落在她手中的字句,不会就这么轻易流失。

她不争辩,不声张,但她记得每一页调卷的时间,每一次诡异的中断,每一个被遮掩的名字。

别人撤她的笔,她便自带纸墨;别人换她的路,她便另辟归档之道。

她不会为谁让步,也不会因谁止步。

两日后,北庭回廊。

乔知遥走至案架前,正在取调令底录,视线不自觉地扫过旁边的卷列,却没曾想一道熟悉的身影突然撞入眼帘——

顾之晏独自站立于卷架之前,他手中握着一封折叠整齐的信函,眉眼低垂,似在凝视眼前的文件,神色淡然,仿佛什么也未曾察觉。

他的眉眼依旧清峻,线条干净利落,仿佛刀刻般精致,毫无雕饰过的矫揉造作。墨色的发丝轻轻垂落在额前,带着一丝不染尘埃的冷意。宛若无声的海,宁静深邃又令人无法移开视线。

乔知遥本想悄悄绕开,脚步却在半途不由自主地停住。那卷冬祭祭文节录依然牵动着她的思绪,让她难以放下。

顾之晏似乎注意到了她的迟疑,缓缓抬眼,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沉默片刻,语气平静:“你手中那卷,是熙五冬调议的覆稿?”

乔知遥微微一愣,目光下意识扫过他持着信函的手,然后缓缓点头。

这短暂的凝滞,未曾从顾之晏的视线中错过,无声的暗流流转于两人之间。

乔知遥此时身着简朴的布衣,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品,只是束起的发髻和袖口间微微显露的线条让她看起来别有一番沉稳的气质。

乔知遥的容貌并非那种一眼惊艳的浓艳美人,鹅蛋形的脸庞轮廓柔和,五官精致却不张扬。她不施浓妆,亦无华饰点缀,却自有一股淡然的气质,在细节间流露出她的从容和内敛。

眉如远山含黛,鼻梁挺直,唇线温婉,她的眼睛里藏着岁月沉淀过的坚韧与沉静,似乎经历过风霜,却依然清澈明亮。

这样的容颜并不惊艳夺目,却自有一份清雅从容,让人久久难忘。

此刻的她,尽管年纪依旧尚轻,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衣香鬓影的少女。

顾之晏目光微顿,她虽素衣无饰,却沉稳如山,静水藏锋。那种力量,来自步步走过的风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