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其出现在镜头前,绝对会让人相信这就是『未来科技』。
可问题也来了。
阿珍,你来真的啊?。
他们是要『拍』出来这种场景,不是来真的啊!。
“怎么样,我订製的『道具』,是不是让电影看头十足?”
赵昊有些得意的声音响起。
因为这些无人机,他完全是按照9年后利坚国那部电影弄出来的。
人家就是利用这种无人机將白房子炸了。
当时不少观眾看过电影之后,都对大量无人机组成的蜂群大感兴趣,后面也让各国在无人机方面大力投入,在赵昊穿越的时候,电影中的场景已经有实现可能了。
问题就是,那可是十几年后的技术。
如今赵昊一步到位,硬是『手搓』出了十几年后才有机会实现的技术,给人感觉自然是『科幻感』十足。
“这…这真的是剧组『道具』?”
余安妮语气有些不確定的低声询问。
身为港人,她自然是对外国信息有极多了解,据她所知,这种水平的无人机,別说是华国了,国外也没听说哪家公司弄出来。
真要有谁弄出来,早就宣传得满世界都是,然后上市圈钱了。
上次赵昊弄出来的那架无人机就已经能和国外顶级无人机媲美了,可跟眼前这些无人机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层次,所以她才有些不敢確定,这是不是赵昊弄出来的。
“是,这些就是我们的电影道具,你觉得值不值两千万的『道具费』?”
赵昊点头承认同时介绍起来。
他拿出这些无人机当然不是『免费』给的。
两千万。
只包含这两百架兵蜂级无人机。
蜂后自然不算。
要是没有蜂后,这些兵蜂无人机就只能算是『玩具』,可就是因为有蜂后,这些兵蜂级无人机才能发挥出『未来科技』的力量。
成本一千多的兵蜂级无人机,採购价十万一架,完全是近百倍利润。
听起来利润很夸张,但价格不是这样算的。
因为还要將『研发成本』、『製造成本』之类算在內,所以能够拿到这个价格不仅不过分,甚至还便宜了不少。
信不信,就算他定价一百万也会有人觉得价格合適。
现在可不是无人机爆发的十几年后。
没看到,听到他说价格后,无论是余安妮这个製片人,还是那些投资者们派来的財务都一脸认同,完全没有半点异样吗?。
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个价格很便宜,完全没有水分。
换成是其他大导演,特別是港圈那些,一顶成本几十块的『飞碟帽』就要数万美金,还要用保险柜来放,吃相简直不要太难看。
如此高科技无人机只要十万块一架,確实是很有良心。
不得不说,哪怕是已经知道圈內导演的吃相难看,但赵昊依旧是很意外。
原本他以为自己这个报价已经够黑了,没想到是自己想多了,以他的收费价格,在导演圈子中完全就是『老实人』的节奏。
“赵导,这些无人机没说的,绝对能够让观眾们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