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大明王朝1627起点 > 第22章 我朱由检要开演了(第5页)

第22章 我朱由检要开演了(第5页)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朕,今日愿为诸君开此新路,尽却前尘!”

话音落下,朱由检松开手,那三本薄薄册子就掉入火盆。

只一瞬间,火焰高撩,渐渐将三本册子燃为灰烬。

殿中一时寂静,众臣恍若梦中。

还未等群臣反应过来,首辅黄立极第一个抢出班列,拜伏在地,老泪纵横:“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即,便是雷鸣般的响应!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紧随其后,尽皆拜伏,整个大殿,都因这剧烈的情绪而震动。

朱由检看着这一幕,心中长舒一口气。

这场戏,虽然有点小意外,但总算勉强唱完。

不过他可不指望这场戏就一改贪腐之象,那就太天真了。

俸禄、人心、士风、制度、奖惩、查探,不把事情方方面面落位,所谓清廉,不过是口头呓语罢了。

如今只是拿三本册子来换一个入手此事的线头和大义名分罢了。

至于那三本册子——他是烧了,但谁敢信他真的烧了呢?

他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贪腐一事,就如李爱卿所言,不能一蹴而就,当小火慢烹。”

他的目光,落在了李国普身上。

“此事,朕欲交由李爱卿领衔。”

“但贪腐之事,牵动国朝,又极易受人攻讦,历朝历代莫不视为险途。”

“不知……”

李国普一拱手,急走几步,转出班列。

他将衣冠稍作整理,然后极其庄重地躬身一礼

再起身时,眼神中已是燃烧着狂热的光芒,声音斩钉截铁。

“臣,愿以此项上头颅作保,必为陛下澄清域内!”

朱由检不由肃然。

他站到御案一侧,同样施礼一拜,同样是斩钉截铁。

“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

殿中群臣见得这场君臣相得戏码,心中复杂难明。

青史悠悠万卷,可想而知,往后必定有李国普之名矣!

可恨啊,可恨,为什么我刚刚没有出这个头!

他们再看向殿上那脸带笑意的少年天子,心中朦朦胧胧皆有所感。

这大明——莫非,真的要不一样了吗?

【本章史料】

1。李国普最后一个普字,应该是左木+右普,但这个字好像不是常规字,在我手机上预览的时候显示为“?”,所以我替换掉了。

2。李国普,高阳县人,和孙承宗同乡,是四个阁臣中最年轻的,也是唯一未入阉党名单的。史书中的记载是:“释褐十四年即登宰辅,魏忠贤以同乡故援之也。然国普每持正论。”——《明史·卷二百五十一》

3。文臣中有人连绝缨之宴都不知道。其实我参考的原型是“范进中举,却连苏轼都不知道是谁”这个《儒林外史》中的情节。而《儒林外史》虽然成书于清朝,但这一段小说情节却来自明朝,正是嘉靖年间“姜宝不知苏轼”一事。

4。事实上,明朝科举本身对“史”的考核,比重就不是很高。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是好事——要读的书越多、要求视野更开阔,那么平民就越难中举。反而是限定范围,在蜗牛壳里做道场,那些智力高的平民才有机会飞跃龙门。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