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太好了!”
他快步走到李国普面前,伸手将他扶起,用力握住他的双手。
言语恳切之极,“国普之言,实在深得朕心。”
“朕今日之前,竟不知国普之忠肝义胆,实乃朕之失察!”
他然后转身面向群臣,朗声笑道:
“诸公请看!”
“不畏嫌疑,不惧生死,一心为公,何谓忠臣?这,便是忠臣!”
“这,便是朕的魏征啊!”
满朝文武,一时尽皆愕然。
魏征?皇帝竟然将李国普比作魏征?
朱由检看着群臣震惊的表情,缓缓收敛了笑意,神情变得肃然。
“朕知道,在许多人看来,李爱卿此举,近乎于愚。”
他一开口,便让众人心中一惊。
“国普与魏逆同乡,本就惹人非议,当此风雨交汇之时,不思避嫌,反而挺身而出,岂非愚不可及?”
朱由检的目光扫过众人,仿佛能看透他们内心的想法。
“李爱卿,他明知自己会惹来嫌疑,明知可能会触怒于朕,可他更怕国朝动荡,政务瘫痪!”
“所以他宁愿冒着被误会、被牵连的风险,也要站出来,说出那句‘不该’!”
“这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这份将社稷置于个人生死之上的风骨,难道不正是当世之魏征吗?!”
他转头示意秉笔太监高时明。
“高时明,内阁大学士李国普,秉正无私,敢于直言,贴红一次!”
李国普呆呆地站在原地,如在梦中。
他设想了无数种可能,被斥责,被罢官,甚至被投入诏狱……
却唯独没有想到,等来的,竟是天子如此高的赞誉和封赏!
他尘封已久的内心顿时暗潮涌动,无数过去读过的诗句从脑海中流淌而过。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我李国普,今日,竟有幸得遇如此明君吗?!
一股热流直冲眼眶,这位最年轻的阁臣,竟然眼圈一红。
“陛下……陛下圣明!臣……愧不敢当!”
他的声音,隐隐已有哭腔。
群臣见状,如梦初醒,纷纷拜伏于地,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文华殿。
“陛下圣明!”
朱由检心中同样激荡,这场小小的意外没让他惊慌,反而让他状态火热。
他已经又找回了前世在动员大会上的感觉!
他往前再走几步,站到百官之间,待山呼声渐落,他才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都平身吧。”
他的声音沉静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朕自幼居于宫中,无事之时,唯喜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