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他就提出了国内生产这些副食品工厂的话,目前新中国的产能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能只想着从我们口袋里掏钱。必要的时候要向老大哥融资。”李主任如此说。
李强当时疑惑道:“融资?”
融资他知道,但那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才玩的一种手段吗?
“对,融资。或者说叫做预售。如果我们的产品在苏联引起的反响不错,苏联人很需要。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向苏联借款。就以山海关汽水厂的名义借。”
“再以山海关汽水厂未来的生产的汽水抵债。”李锐当时如此发言到。
这样的交易看起来好像很公平。
但实际上仔细想一想其实是有滑头的。
因为山海关汽水厂的一瓶可乐在苏联要卖二十戈比。
可是它在中国的生产成本兑换成卢布的话,不过才三戈比罢了。
当李强第一次知道这其中的利润差之时,他的头惊讶的都要掉下来了。
这没给山海关汽水厂厂长判个投机倒把罪?
什么,山海关汽水厂现在是国营的?哦,那没事了。汽水最大的成本其实是包装运费和人工。
新中国的人力价格和苏联工人的价格相比,简直可以算是便宜到不用钱。
运费现在价格还下不来,但是那个李锐主任明显有更长远的规划。
如果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真的对汽水的需求极高。
一年需求突破一亿瓶的话,那么以山海关汽水厂为牵头,带动全国几大汽水厂一起转型。
开始大量生产汽水原浆。一升原浆可以稀释成三百升汽水。
到时候在苏联、在格鲁吉亚、在爱沙尼亚、在东德、在捷克等地完全可以开设中外合资的汽水厂。
中国提供原浆,当地进行稀释包装。
让中国的可乐销售点和渠道布满整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
当李锐主任说出这样宏大的计划时,不少商务部的同志都是很吃惊。因为现在的人还很务实,或者说对苏联这样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有一种自卑心理的。
而这种自卑心理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他们甚至觉得我们国产的这种东西,人家苏联这样的强国会喜欢吗?
但是李强现在亲眼所见,苏联人不仅喜欢,而且是狂热。正如李锐主任在会上所说的,苏联人早就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他们现在的需求是好不好。
很明显,中国的这些副食品对他们来说是极好的。
这给李强极大的信心。
当苏联商务部的同志亲自拜访他的时候,李强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我这次来苏联,不仅又带来了一批可乐,同时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长期的可乐汽水供应条约。”
“同时我还带来了许多中国生产的零食。相信您也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我们国家流传着许多美食。而现如今我将它们都带来了。”
“我希望能在莫斯科举办一场关于中国的副食品展览会。”李强笑着说道。
要知道,李锐第一次去见毛主席他们的时候,可不仅仅是带了可乐。还有其他很多口味的汽水,以及各种膨化食品。
在商务部的一些同志发力山海关汽水的同时,全国各地的其他同志再也在对其他副食品发力。
而这一次李强带来的副食品种类多达几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