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为其浓重的苏联风格和铿锵有力且激燃的大调进行曲旋律。
所以这首曲子在后世的俄罗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有后世俄罗斯网友根据《苏维埃进行曲》的原曲进行了重新填词,歌词不再是充满着大国沙文主义和侵略主义的傲慢。
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雄壮和慷慨。
这首歌实在是太符合现在苏联人的审美了,可以说就是生长在苏联人的审美点上。
苏联也有很多红歌,比如说《红军最强大》之类的。但是在音乐性和传唱度上,很多红歌是不如现在西方的流行乐的。
而着手《苏维埃进行曲》很明显是将红色歌曲和流行音乐做了极高的融合。
现如今没有一首流行音乐是这么唱的,但是又感觉这首歌就应该这么唱。
这么唱才会有力量。哪怕这张唱片是对着破晓基地的电脑喇叭录制的全损音质。
但是依旧无法掩盖苏联大使馆内一众工作人员的热情和亢奋。
当曲调来到最高昂时,那些年轻的卫兵和工作人员忍不住一起高唱:“乌拉!”
就连老成持重的驻华大使罗申都激动的血脉喷涨,他对着前来送这张唱片的中国工作人员询问: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谁?我要带他去见斯大林!他值得一块斯大林金制勋章!”
中国方面的工作人员笑了笑却没有回答罗申的问题,反而掏出一个信封给他。
罗申打开信封,里面用俄语写着一段话。“新中国献给苏联的一个小礼物,希望你们喜欢。也希望所有共产主义者不忘初心,带领全世界人民走向共产主义。”
“另外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以将这首歌翻译成英文、法语、西班牙语等各种语言去传唱。下面是歌词和详细的乐谱……”
这封信的署名人是“词曲作者EA”。
李锐这次大概是要让中国的大熊猫挨饿了,因为他把山上的笋都夺完了。
你见过用你的矛刺的你欲仙欲死吗?诺,现在就是,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六十七章苏联人整了个狠活
EA编写的《苏维埃进行曲》好不好听?李锐觉得是好的,但是又没有那么好。
其实解刨开来进行仔细分析的话就不难发现,《苏维埃进行曲》虽然采用了交响乐的配置,用了苏联进行曲的风格。
看上去好像很高大上。但是究其本质而言,它就是一首流行音乐。节奏简单明快,没有多么复杂的技巧也没有多少曲折悠扬。
艺术性?有,但不多,肯定经不起仔细的琢磨。甚至再其音乐性上还不如《国际歌》来得强。
虽然《国际歌》是一首很老的歌曲了。但是其音乐性极强,改一改节奏就可以成为爵士乐、节奏布鲁斯,算是口琴曲中非常有难度的作品。
更不用说后世很多人喜欢的摇滚版和电音版《国际歌》。更不用将《苏维埃进行曲》与《天鹅湖》、《序曲1812》这些真正的音乐巨作相比。
但是,《苏维埃进行曲》在后世能广为流传的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它够简单!够直白!这首曲子的词曲是EA请了美国流行乐大家做的,人家知道听众想要什么,其实很多普通人是没有多高音乐素养的。
让所有人都去欣赏古典乐,这多少有些为难人。流行乐之所以是流行乐,就是因为它使用了太多重复简单旋律,节奏明快。
每一个段落的起承转合都做的极其明确。
情绪表达直接奔放,没有做任何修饰,就是给你喜欢的东西。或许是悲伤,或许是激昂。
流行乐的情绪化煽动是很厉害的,那么多人因为听了一首歌后哭泣的难以自拔。
也有那么多人听了一首燃曲后就恨不得找个黑恶势力当场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