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官学的日子,忙碌而充实,却也清贫得紧。云瑶如同海绵般汲取着久违的书本知识,与同窗的切磋、夫子的点拨,都让她那尘封多年的才思重新焕发出光彩。为了开拓眼界,也为了印证所学,她开始留意州府内各种文人雅集与诗会。
这一日,州府最大的“醉仙楼”门前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原来,恰逢京中一位致仕的太学博士途经此地,醉仙楼东家为博名声,特设一联台,广邀青年才俊对句。规矩诱人:若能对出太学博士所出的上联,且工整押韵,意境相合,当桌酒菜全免;若能入得太博士眼,评入前三甲,更可得百两纹银的彩头!
消息一出,州府震动。百两纹银,对寒门学子而言,无异于巨款。更重要的是,能在太学博士面前露脸,得其青眼,对日后科举乃至进入最高学府太学,都大有裨益。一时间,醉仙楼内人头攒动,挤满了跃跃欲试的学子,个个摩拳擦掌,议论纷纷。
云瑶本不欲凑此热闹,她素来不喜张扬。但当她听到“太学博士”和“前三甲可获太学入学机会”的传闻时,心头猛地一跳!太学!那是天下学子心中的圣地,是汇聚顶尖师资、拥有最丰富藏书、距离权力中枢最近的地方!若能入太学,备考会试将事半功倍,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将天差地别。更重要的是,那或许是未来能触及更高权柄、实现为楚清墨母亲洗冤承诺的一条捷径。
这个念头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千层浪。她看着周围意气风发的学子,看着高台上那位头发花白、气度儒雅却眼神锐利的太学博士,一股久违的斗志混合着为未来奋力一搏的决心,在她胸中熊熊燃起。她深吸一口气,拨开人群,寻了个不起眼的角落站定,目光灼灼地望向高台。
须臾,醉仙楼东家亲自捧着一个卷轴,恭敬地呈给太博士。太博士含笑接过,缓缓展开。喧闹的酒楼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缓缓展开的卷轴上。
只见卷轴上,墨迹遒劲,写着一行七字上联:“烟锁池塘柳。”
此联一出,满座皆惊!看似寻常写景,实则暗藏玄机!五个字的偏旁部首,竟暗含“火、金、水、土、木”五行!且意境空濛,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烟雨朦胧、垂柳依依的画卷。要对出下联,不仅要意境相合,更要五行偏旁一一对应,工整至极,难度之大,令人咋舌!
一时间,满场寂静。方才还跃跃欲试的学子们,有的皱眉苦思,有的摇头叹息,有的提笔蘸墨又颓然放下。高台之上,太博士捋着胡须,眼神平静,显然对此难度早有预料。
时间一点点流逝,无人敢轻易上前应对。气氛从最初的兴奋转为凝重。云瑶站在角落,亦是眉头紧锁,心念电转。“烟锁池塘柳”……五行偏旁……江南烟柳……她的脑海中飞速掠过无数意象:金戈铁马?不行,杀气太重。玉宇琼楼?偏旁难对。渔舟唱晚?意境稍合,但五行不全……
她闭了闭眼,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不再执着于字面的五行对应,而是试图捕捉那上联勾勒出的画面精髓——水汽氤氲,绿柳含烟,一片迷蒙宁静。什么样的下联,能在意境上与之呼应,甚至形成巧妙的对照?
突然,一个画面闯入她的脑海:秋日黄昏,夕阳熔金,映照着古老的石桥,桥畔枫叶如火!金为秋色,土为桥基,木为枫叶……而“熔”字含火,“镜”字含水。(古镜多以铜锡合金,五行属金,但“镜”字本身含“金”旁,且常映水光,意境上可通水)
她猛地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提笔蘸墨,在早已备好的纸条上,力透纸背地写下七个大字:“灯镶港坝枫!”
“火、金、水、土、木”五行偏旁,严丝合缝!意境上,“灯镶”对“烟锁”,一人工灯火璀璨,一自然烟雾迷蒙;“港坝枫”对“池塘柳”,水岸之景,一为秋枫如火,一为春柳含烟,一热烈一清幽,时空相对,工整巧妙!
她深吸一口气,在众人或好奇或怀疑的目光中,稳步上前,将纸条递给了侍立一旁的酒楼伙计。
伙计将纸条呈给太博士。太博士原本平静的眼神,在触及那七个字的瞬间,骤然亮了起来!她反复看了几遍,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叩,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微蹙,显然在细细品味。
整个醉仙楼安静得可怕,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太博士抬起头,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之色,朗声道:“好!好一个‘灯镶港坝枫’!五行偏旁,严丝合缝,丝毫不乱!意境相合,秋枫对春柳,灯火映烟波,一动一静,一暖一寒,对仗工稳,妙趣天成!难得,实在难得!”
太博士的声音洪亮,清晰地传遍酒楼每一个角落。短暂的沉寂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惊叹声!
“天啊!对上了!还这么工整!”
“五行全对!意境也绝妙!这是哪位才女?”
“云瑶!是官学新进的那位云秀才!”
一时间,云瑶的名字在人群中迅速传开,无数道或敬佩、或羡慕、或探究的目光聚焦在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