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手拉得开强弓,又提得起铁剑,如今又握了两天两夜的缰绳,此刻以最轻柔的姿态缓缓靠近了那面垂落的红帘,生怕吵醒轿中熟睡的人。
但指尖微不可察的颤抖终是带动着悬垂的流苏晃动起来。
一道狭长的缝隙便在这摇摆间晃开了。
所有的动作连同呼吸、心跳、思绪。
全部凝滞了。
明明喜帕稳稳盖在头顶,遮住了脸。
明明端端正正地坐在轿中,甚至双手合乎礼仪地交叠在并拢的膝上。
明明一切都这么静谧安详。
就像只是睡着了一般。
只是纤细的脖颈上怎么有一道一指深的切口,翻出暗红色血肉。
那厚重的血色怎么浸透了这华美的大红嫁衣。
支撑他两天两夜不眠不休跨越千山万水的弦终于在看清这景致的那一刻崩断了。
后知后觉的疲惫淹没了他整个身躯,终于脱了力轰然倒塌,再也承受不住般整个人砸在冰冷黏腻的泥泞中。
四周的空气彻底凝固,连风也不愿意眷顾。
林子源僵在原地,伸出的手与王延邑的肩不过咫尺。只是那尚有温度的手指,终究是无力地垂落下来。
大概任何的劝慰都是如此的不合时宜。
林子源深深吸了一口气,宿州饱含腥气的冷气灌入胸腔,刺得人想要作呕。
他近乎凶狠地转身,望着这群同样茫然无措的军中众人,他们同样是辛苦两日一无所获,不该陪着主将陷入无边的绝望。
“全军听令!”他开口,声音是读书人惯有的清朗,此刻却带着铁刃般的尖锐,试图在这片死海中劈出一道缝隙。
“就地扎营休憩,半个时辰后,”他的声音停顿一瞬,似乎是眨了眨眼,便又道,“收敛……遗骸。”
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力,砸在呆滞的众人头顶。
士兵们如蒙大赦,至少眼中有了神,哪怕带着深深的悲哀。
林子源最后望了一眼那如同石碑般跪在喜轿前的身影,王延邑仿佛已经与整片血污的土地融为一体,也是遗骸中的一具。
他收回目光,快步走向堪堪支起的军帐。
帐中简单粗糙,他取出墨条和砚台。冰凉的宿州水磨出的墨水也带着刺骨的寒意。
狼毫悬停在粗糙的信纸上方许久,墨水几乎都要从爆满的笔尖低落。他透过帐帘缝隙往外看,迟来的日光终于洒在了这片早已凉透的土地上。
他眨了眨眼,想稳住心神。
提笔,笔尖落在纸上,第一个字仿佛用尽毕生力气:“林家林子源,谨代王延邑公子手书,报汴京贵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