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长乐许宁佺 > 冤种(第2页)

冤种(第2页)

“不为兄快快请起,你我同在兰台当职,实在无需如此见外。”张岁安将他扶起,顿了顿道,“眼下晚生正好有一事,想与不为兄商议。”

“子康兄请讲。”

“我初到兰台,对草拟文书的规制尚不熟悉,可否托不为兄帮我在皇子起居的著述中多添上两笔?”

宫中专职内官会拟写皇子起居注,一般用来上呈给陛下,方便关注皇子近日动向。

这些起居注作为官方文书,都会交由兰台存档复核,若是有个别能彰显皇子美名的事迹,得景和帝示意后,便能向朝臣公开。

程为微微一怔,联想到当下张岁安与三皇子亲近,问道:“子康兄是想为三皇子殿下……”

张岁安借势点了点头,言辞昭昭,声情并茂道:“七皇子年幼无人照拂,三皇子今日专程煲了鱼汤送去,我深感三殿下长兄护幼的仁德之举,遂情不自禁地想要为此记上一笔。”

程为虽当牛做马惯了,但底子还是个聪明人,他细品片刻,压低了嗓音问道:“子康兄此举,可是想为三皇子殿下立稳这仁孝爱幼的名声,好让殿下笼络士族老臣之心呐?”

张岁安笑而不语,一双桃花眼微微眯起,跟只修成精的白狐狸似的。

“明白,明白。”程为恍若大悟,信以为真,一腔热血瞬间回魂。

在他看来,张岁安就是那三皇子的幕僚,自己做个马前卒,以后指不定也能蹭个从龙之功,如此好事,怎能不振奋?当下连饭也不想吃了,直接冲进书阁埋头干活。

可张岁安心下却想着,三皇子今日虽被说动了,但他身后的赵贵嫔却未必,况且三皇子心性浮躁,难保之后不会变卦,若有兰台著述为证,届时再广施出去,三皇子被高高捧起,七皇子若是有恙,赵氏一族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不日,三皇子爱护幼弟的美名便借由朝臣之口,绕了一圈,又传回了景和帝耳中。

三皇子被捧得大喜,跑到瑶池殿去,向赵贵嫔把张岁安如何为他出谋划策的事,津津乐道地讲了一番。

“母妃果然妙算,这张岁安可比他父亲要识时务多了,懂得择良木而栖。”三皇子把之前赵贵嫔说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了一遍,“现下父皇请不动那张淮之,但儿臣却招揽了张岁安,这张氏的儿子都来了,爹自然也快了,母妃说对吧?”

赵贵嫔将他的话细品了一遍,总觉得事情不该这么顺畅,可一时半会,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

她虽久在深宫,却对朝局人心洞若观火,赵氏一族能在朝中站稳脚跟,全靠她刚柔并进地玩得一手好权术。

只可惜出身摆在那里,赵氏族亲们个个手上有了朝职,也不知收敛,在外面作威作福,致使士族老臣们对她颇有微词,这才让她不能名正言顺地入主中宫之位。

赵氏的名声不好,但三皇子的名声却不能有污,赵家是皇权上的藤蔓,只有三皇子继位,赵氏的荣光才能延续。

所以眼见着三皇子资质平庸,才专程为他找来儒师冠以孝名,只是这孩子似乎除了孝顺,实在也别无长处了。

有时她也想不明白,自己和陛下都是聪明人,为何这三皇子偏偏像那脑子缺了根筋似的,也不知遗传了谁,难不成是外甥肖舅?

她将怀里的玉瓒公主哄睡后,递还给乳母,转头看向三皇子问道:“惇儿啊,你方才说七皇子不喝鱼汤,张岁安劝了,他便喝了,可是真的?”

三皇子回想一番,答道:“是,张岁安替儿臣劝的,老七吐了过后,他还颇为自责呢。”

“那就你当时所见,这张岁安与七皇子之间,关系如何?”

“看上去,好像一般。”三皇子琢磨道,“老七总不说话,对谁都一样,不过眼下,我这名声都传出去了,也该多多去照顾老七才是,今日父皇还说,朝臣们对我多有赞誉,甚至还有将我比作惠帝的呢。”

三皇子愣头愣脑地没品出来,赵贵嫔却看出了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她默而不言,微微一笑,看着三皇子如此意气风发,自然也不好直言打击。

汉惠帝为护幼弟免受吕后毒害,与其同吃同住,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长兄护幼的美名。

可这看似夸赞三皇子,却拐着弯地把赵贵嫔给骂了,也不知道是谁的手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