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长乐许长球简历 > 祁圣人(第1页)

祁圣人(第1页)

去往南境的路跋山涉水,官车轻快,却也耐不住一路泥泞,陆路走完,又是好几日的水路,过了南岭,才进入怀州境内。

江风裹着水汽吹在脸上,带着湘南地带特有的温润。

岸边的乌篷船不少,怀州地势高低起伏,多有挑夫在此扛运行李,路边架着一草摊,卖着热腾腾的大碗茶,往来候船的人和挑夫若是渴了,都能捧着粗瓷碗喝上一口。

张岁安随家丁一起下了船,也在路边歇了会脚,点了两碗茶喝。

“公子,这茶……”彭吉捧着瓷碗喝了一口,被苦得眉头挤成一团,“这茶可真浓啊。”

卖茶的伙计笑了笑,把汗巾往肩上一搭,操着一口怀州口音道:“我们这茶都是熬的,浓茶喝了提神,干活有力气。”

张岁安也喝了半口,果然苦得发涩,只是多喝几口,苦习惯后,倒也觉得有股醇香,一大碗浓茶下去,配上甜糍,吃完身子也热了,也不疲乏了,上山赶路都有劲了。

南境之地,山峦叠峰,想要去那圣人的草堂,还得爬上好几里的山路。

山间雾气湿滑,又都是些幽僻小径,一脚下去陷了半只脚不说,连衣袍也都被泥水浸了个透。

彭吉跟在张岁安身后,累得龇牙咧嘴,边爬边喘:“公子啊,你说这祁圣人也一把年纪了,山路如此难行,他这筋骨上下一趟受得了吗?”

张岁安撑着一根粗木棍子,站在石边,抬起袖口擦了擦额角的薄汗,望向山间的迷雾,一只鸽子忽然从雾气中飞出,振翅之声喋喋地回荡在山谷间。

“想来,应该快到了。”张岁安轻声道。

再往深处走,雾气渐薄,隐约可见一竹影下的草堂,茅草覆顶,竹篱为墙,院中堆着半筐野草,空地上的小童正在喂牛。

小童见有人来,上前抬头问:“你们是谁?”

张岁安把手中的木棍递到彭吉手中,冲着小童躬身行礼:“晚生姓张,之前曾来过书信,今专程来拜访圣人,请问圣人可在?”

小童摇了摇头:“夫子今日去山下了,你们得去山下寻他。”

彭吉听完,险些没厥过去,他们好不容易从山下爬上来,这圣人居然在那山下……

张岁安轻声问道:“那小先生可知夫子在山下何处?”

小童想了想,答道:“夫子扛着锄头走的,想来应该是去田间了吧。”

“谢小先生指路。”张岁安行了行礼,转头就准备往山下走。

彭吉长叹一声,只能又杵着棍子,跟在公子身后。

上山路难行,下山更难,泥泞路湿滑,一行人连滚带滑地下了山,寻着雾中的牛哞声,终于到了田边上。

张岁安远远地见到一白发老农,穿着一身粗布短褂,卷着裤腿,手里攥着把木锄头,正站在田间松土。

他走上前去,作揖问道:“敢问老先生,祁夫子可在此处?”

老农闻声头也没抬,只顾着自己脚下的秧苗,闷声应了一句:“老身便是。”

张岁安一怔,似是有些惊疑。

他原以为这圣人,就该是坐在明台之上,着一身宽袖儒袍,讲经说文,五指不沾阳春水,却没想到这祁圣人竟在这田坎间自耕自种,宛如一寻常老农般。

张岁安整了整衣,躬身再拜道:“晚生张子康,故太傅张岐山之孙,久闻夫子盛名,今特来拜会,幸得一见,不枉一路风雨。”

祁圣人未曾应答,反而蹲下身子,瞅着一株秧苗看了半天,旋即叹了一声:“这草木有预枯之兆啊,”他用锄头在土里拨了半天,在根茎的泥中翻出几团幼虫,摇了摇头,撑着膝盖站起身来,“这地蚕不根除,今年怕是要闹蝗灾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