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黔路公司 > 第 21 章(第1页)

第 21 章(第1页)

夕阳渐退,山间温度跟着下降。

周予骎选了一处背风的开阔草甸,利落地取出帐篷组件开始忙活。

池烨没有经验,帮不上忙,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看着他将那顶红色帐篷从容地支起,忍不住开口:“你好像很擅长这些?”

“嗯,”周予骎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声音混着高原傍晚的风传来,“山里长大的孩子,没什么别的,就是动手能力强。”

“但感觉你什么都做过,”池烨的语气里带着真诚的好奇,“生活好像永远充满了新的可能。”

周予骎闻言,正拉着防风绳的手顿了顿,侧过头来看他,唇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想听?”

池烨郑重地点头。

“那先去把炉子支起来,”周予骎一点也不客气地指使道,眼里却掠过一丝极浅的笑意,像是想起了什么,又故意拖长了语调问,“少爷,这个你总会吧?”

“折叠卡式炉而已,当然会。”池烨笑起来,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我还带了不少好东西。”他转身去翻自己的背包,拿出炉具和一口小锅。

暮色四合,最后的天光将云朵的边缘烧成黯淡的橘红。

卡式炉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发出轻微的呼呼声,驱散着逐渐渗出的寒意。酸汤底料在沸水中化开,浓郁酸香的蒸汽弥漫开来,与草甸清冷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带来安居的温暖。

周予骎往锅里下着带来的食材,牛肉、豆干、洋芋、夺夺粉依次入锅,雾气氤氲了他的侧脸。

他的声音就在这食物的香气与渐浓的夜色里,平静地铺陈开来。

“这三年,除了读书,确实没闲着。”他拨弄了一下锅里的食材,“和人合伙折腾了几家小民宿,除了毕节,贵阳也有几家。后来又盘下个旧院子,改了间咖啡馆。”

池烨安静地听着,看着红色的酸汤在锅中翻滚。

“机缘巧合,认识了些做文旅和户外探索的朋友,比如张崇山,我们觉得家乡这么多山水,不该被埋没。就开始琢磨路线,偶尔带带客人。”

“再后来,接触到了公益扶贫的项目,跟着跑了不少寨子。”周予骎的声音低沉了些许,“想法很朴素,就是觉得为这片生养我的土地,做点什么。光看着它沉默,看着人离开,心里不是滋味。”

“所以我尝试做文旅,是想让外来的人能更尊重、更深入地体验这里的文化;带徒步,是想让更多人看见贵州真正的山河之美;参与扶贫,是希望这片土地上的人,尤其是那些和老一辈观念不同的人,能有多一条路走,多一种选择生活的可能。”

他的话语简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透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那不再是少年人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一个成年人脚踏实地、一步一印走出来的路。里面有汗水,有疲惫,或许也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清晰的方向和沉静的坚持。

池烨望着眼前的人,火光在他深邃的眼底跳跃。他忽然明白,周予骎身上那种令他安心又吸引他的特质是什么。那是在广阔的天地间认真生活过后,沉淀下来的沉稳与辽阔;是深知前路艰难,却依旧选择扎根泥土、向上生长的力量。

锅里的酸汤再次沸腾起来,咕嘟作响,食物的香气愈发浓郁,温暖地包裹住旷野中这小小的一隅天地。

“好了,”周予骎盛起一勺汤,自然地递到池烨面前,“尝尝。”

池烨接过,碗壁温热直抵掌心。他低下头,轻轻吹散蒸腾的热气。

天色彻底沉了下来,墨蓝的天幕上缀起零落的星子。

炉火的光晕在周予骎的脸上明明灭灭,他拨弄了一下锅里翻滚的酸汤,蒸汽氤氲了他片刻的神情。“……其实做这些,多少也和我家里有关。”

他讲述的语气很平缓,像在叙述一件久远的、与自身并无太大关联的往事。

“我妈是彝族人,一位很出色的服饰与银匠艺术家。”周予骎的目光投向锅下跳跃的火苗,像是望向很远的过去,“你知道的,早些年在一些偏远的寨子,观念守旧,彝汉通婚是不被允许的。”

池烨在支教时对此略有耳闻,彝族是“高山上的民族”,长时期以来,因各种缘由,被动地和主动地封闭起来,少与山外来往,更少与汉人通婚。

“她当年去外地参加一个民族艺术交流展,认识了我爸。我爸是中英混血,在那之前,她甚至没见过多少外国人。”他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一种经年沉淀后的怅然,“他们相爱,结婚。我外公是毕摩,得知后极其愤怒,觉得她背叛了族裔和传统。在她生下我不久后,就将她赶出了家门。”

“什么是毕摩?”

“嗯…”周予骎思考着,“算是一种职业吧。彝人重巫,担任此职的有两种人,毕摩和苏尼。毕摩祈福,苏尼驱鬼。我外公就是毕摩,这是只有男性才能担任的,有师传,需学习经书和技能。”

“好神奇。”池烨是坚定唯物主义者,但对这种能精神庇佑族群的巨大能量很感兴趣。

“过两天就是火把节了,我可以带你见见他。”

“你外公?”池烨惊慌。这么快就要见家长了吗?要以什么身份去见啊?男小三吗?

夜风掠过草甸,带来远处不知名虫类的低鸣。炉火噼啪一声轻响。

周予骎读岔了他变幻得不太好看的脸色,眼中渗出笑意:“别害怕,我外公就是古板了一些,其实人不错的。他后来也入党了,投身脱贫攻坚战,不是你想的那种萨满大巫师啦。”

“哦,”池烨知道他说的跟自己想的不是一回事,“你继续说,阿姨后来怎么了?”

“我很小的时候恨过她,她害我被同学们排挤,导致我厌学、打架,惹事生非。”

池烨仿佛能在这些破碎的片段中看到那个年幼的周予骎,在族人的议论和复杂的目光中,在同学们的嘲讽和孤立的围困中,沉默地成长,将所有的压力与审视,内化成了今日这般沉稳、开阔且富有责任心的模样。

热门小说推荐

第一序列
会说话的肘子第一序列
...
藏锋
他曾是少年藏锋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