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河行宫占地广阔,除了主要的水榭楼台,亦有诸多幽静偏僻的角落。这日,鲁石青带着豆豆信步闲逛,无意中走入一片翠意盎然的竹林,竟发现竹林深处新搭了一个颇为结实有趣的秋千架。
四下无人,只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鲁石青久违的玩心顿时被勾起——她幼时在家乡,最爱的玩耍便是荡秋千。她笑着坐了上去,让豆豆在后面轻轻推她。秋千越荡越高,裙裾飞扬,一扫久居宫廷的烦闷,久违地自由与畅快。
玩得过瘾,她跳下秋千,一时兴起,竟反过来让豆豆坐上去:“快来!我也推推你!”
豆豆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主子,这怎么行?奴婢不敢!”
“怕什么,这里又没旁人。”鲁石青不由分说,将豆豆按在秋千上,笑着推动起来。豆豆起初紧张,很快也放松下来,主仆二人笑声清脆,回荡在竹林之中,暂时抛却了宫规与身份的束缚。
玩闹过后,两人整理好衣衫发髻,准备离开。一转身,却见竹林入口处,不知何时站了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正眼巴巴地望着她们。
那小的个儿,看年纪约莫六七岁,穿着体面的料子,不知是哪宫的小主子,鲁石青和豆豆皆未见过。旁边跟着个年纪大些的宫女,约莫十三四岁也是一脸怯生生的模样。
鲁石青心下疑惑,她只能开口问道:“这是……?”
那小宫女连忙屈膝行礼,声音细弱:“奴婢是蒹葭宫施采女跟前的宫女,这……这是三公主。”
鲁石青恍然,她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原来是三公主。”豆豆也机灵地补充道:“奴婢是瑶华宫的宫女,这是我家主子鲁美人娘娘。”
那三公主姜荣春闻言,连忙拉着小宫女,像模像样地敛衽行礼:“荣春见过鲁娘娘。”
鲁石青对这位三公主并无甚好感,更不欲与蒹葭宫的人多有牵扯。她估摸着这小公主方才大概是眼馋秋千,被她们主仆占久了没玩上,便淡淡点了点头:“这秋千空着了,公主可自便。”说罢,便带着豆豆准备离开。
然而,走出一段路后,鲁石青隐约觉得身后有人跟着。回头一看,果然是三公主主仆二人,不远不近地缀在后面,见她们回头,立刻停下脚步,显得有些无措。
鲁石青不禁蹙眉,停下脚步问道:“三公主还有何事,为何跟着本宫?”
那小宫女脸一下子红了,嗫嚅着道:“回……回美人主子……奴婢……奴婢好像迷路了……这行宫的路弯弯绕绕的,奴婢记不清回去的路了……”她越说声音越小,显然是又窘又怕。
鲁石青一阵无语。行宫依山傍水而建,路径确实不如紫禁城那般横平竖直、规整易认,对于不常出门的人来说,迷路实属平常。
她虽不想多管闲事,但眼见这天色渐晚,让这两位看起来就不太灵光的主仆独自在偏僻处乱转,万一出点什么事,自己撞见了却不管,反倒不好。
于是,她叹了口气,语气依旧算不上热络:“本宫正要回水榭那边,你们若是不认得路,便跟着吧。”她并未邀请同行,只允她们跟着,已是最大的让步。
三公主和小宫女如蒙大赦,连忙点头,怯生生地道谢:“谢……谢鲁娘娘。”
于是,回程的路上便出现了一幅略显古怪的景象:鲁石青带着豆豆在前不紧不慢地走着,身后十几步远的地方,三公主主仆二人小心翼翼地跟着,既不敢靠得太近,又生怕跟丢了。一行人沉默地穿梭在行宫蜿蜒的小径上,朝着嫔妃聚居的水榭区域行去。
片刻后,几人正行至一处爬满繁花的拱门岔路,忽听得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啊呀!”惊呼声,以及器物落地的闷响。
鲁石青蹙眉回头,只见一个端着沉重衣匣的宫女似乎因走得太急,竟与三公主撞了个满怀,那宫女手中的衣匣边缘粗糙,将三公主的衣袖勾出了一道明显的抽丝。
那宫女自己也吓了一跳,但看清撞到的是谁后,脸上那点惊慌立刻被一丝不耐烦取代。她一边慌忙捡拾散落在地上的几件华贵衣裙,其中一件衣襟处沾着一小块醒目的红色汁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