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下朝了吗?”换衣时,郑相宜习惯性地问道。
木琴偷瞧了一眼她的神色,“今日休沐,陛下应是在紫宸殿处理公务,方才还传了桂公公过来,召郡主去紫宸殿伴驾。”
郑相宜下意识便要应下,话到唇边却微微一滞,“陛下难得休息,我就不去打扰他了,你代我去紫宸殿回禀一声。”
昨夜做了那样的梦,她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陛下了。前世她就为了和封钰的私情屡屡违逆圣意,今世分明想好要一辈子陪着陛下,离封钰远远的,可梦里却还是念着他……
她心里惶恐、不安、忐忑,想起梦中那个熟悉的轮廓,更是生出一阵隐秘的羞愧来。封钰,为什么偏偏是封钰?可不是封钰,又能是谁?
这宫中容貌与封钰那么相似的唯有……
郑相宜脸色倏地一白,慌忙掐断了这大逆不道的联想。她怎么敢将那些绮念妄加到陛下身上?陛下待她如亲生女儿,慈爱宽厚,她怎么能……
若是陛下知晓她生出了这等悖逆人伦、不知廉耻的念头,该是多么震怒与失望?他一定会觉得她辜负了他的养育之恩,再度对她心寒。
那绝不可能、也绝不应该是陛下。只能是封钰,必须是封钰。
郑相宜一遍遍告诫自己,可心却仍一点点沉了下去。即便身着轻暖的春衫,也仿佛抵挡不住这绵绵细雨带来的凉意。
木琴为她簪上最后一支发钗,端详片刻,神色竟似宽慰了许多。
“奴婢这就去紫宸殿回话。”她犹豫了一下,终究仗着自幼相伴的情分,忍不住劝道,“郡主如今已行过及笄礼,不久便要相看人家、议婚论嫁了,确实……不宜再像小时候那般,终日与陛下形影不离了。”
在她看来,郡主与陛下之间着实太过亲近。幼时郡主天真懵懂尚可理解,可如今郡主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若仍如往日那般对陛下动辄依偎、毫不避讳,实在不合礼数。
陛下日理万机,无暇顾及这些细微之处,或许未曾特意教导郡主男女之防,可郡主自己,却不能再这般不懂事了。
郑相宜缓缓转过身问,眼神空茫,像是问她,又像是问自己:“我不能与陛下形影不离吗?”
“郡主与陛下到底不是真正的父女,如何能一辈子形影不离?将来郡主会有自己的夫君,自己的子女,那才是与您形影不离的家人。”木琴苦口婆心地劝道。
郡主到底是要嫁人离开宫廷的,便是陛下真正的女儿顺宁公主也没有一辈子待在宫中的道理。木琴与郡主虽名为主仆,可多年相伴下来其实将她当作了妹妹一般,自然希望她能早日适应下来,免得届时为不得不到来的分离而痛苦。
郑相宜睁着眼睛认真地问,“木琴,我不嫁人,一辈子只做陛下的女儿,也不行吗?”
她只是不想离开陛下,想永远陪在他身边,为什么做陛下的儿媳不行?做他的女儿也不行?
木琴对上郡主黑白分明的眼睛,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若是一辈子都不嫁人,自然是可以待在宫里的。可陛下去了之后郡主又该怎么办呢?一个与皇室毫无血缘的郡主,继位的新君可是能容得下她?
郑相宜目光转向窗外,阴雨仍在下未有放晴的迹象,树下的牡丹被雨水打得湿透,只余下几片零散的花瓣挂在枝头。
没有人为她遮风避雨,怏怏的,很可怜。
“我知道了木琴,你先出去吧。”
木琴咽下未尽的话,垂首走了出去,独留郑相宜在屋里,望着窗外连绵的细雨沉默不语。
在紫宸殿接到木琴传话时,封决微微一怔,才抬手叫她离开。只是木琴走后,他却再也无心处理政务,手中的笔不知不觉停了下来,浑身的精力好似一瞬间都散尽。
这是相宜第一次拒绝他的召见,旁人都说相宜骄纵任性,可其实相宜在他面前再乖巧不过。
他坐在殿里发起了呆,一时欣慰相宜这是心疼他,一时又失落相宜竟然舍得不见他,难道是宫里又有什么风言风语,叫她不高兴了?
桂公公眼见着陛下这一坐便是大半个时辰,周遭气压越来越低,思虑再三忍不住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