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旧域怪诞 > 第二百九十五章 伤疤(第2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 伤疤(第2页)

>“我喜欢坐在屋顶看星星,因为你说过那里有你的眼睛。”

陈默读完,眼眶发热。他蹲下身,轻声问:“你想让她听见吗?”

男孩拼命点头。

陈默牵起他的手,走向临时搭建的共感镜。镜面微光流转,片刻后,一道温柔的女声响起:

“宝贝,妈妈听见了。星星会替我抱着你。”

男孩哇地哭出来,扑进陈默怀里。

那一刻,周围的孩子们纷纷掏出自己写的纸条,争先恐后地往镜前跑。

小禾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忽然抬手,指尖轻轻一弹。

刹那间,漫天星光仿佛垂落,点点蓝光自地面升起,化作无数微小的花朵,在孩子们脚边悄然绽放。

“我在帮他们说话,”她对陈默说,“有些话太重,一个人扛不动。我就替他们托一下。”

夜晚,父女俩并肩坐在屋顶。

“爸爸,你还记得我第一次说‘声音会走路’那天吗?”

陈默点头:“你说,风里有别人的心事。”

“其实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听’到别的世界了。”她望着星空,“死不是终点,只是一个频道关闭。可如果还有人在听,信号就不会断。你们一直在调频,终于,对准了我。”

她靠在他肩上,“所以,别再为我哭了。我很好,真的。我只是换了个地方活着。”

陈默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可我还是想你。”

“我知道啊。”她笑了,“所以我才回来。”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蓝花正发生异变。

它们不再只是被动响应情感,而是开始**主动编织信息**。在印度恒河边,信徒发现蓝花排列成梵文诗句;在埃及沙漠,考古队在古墓壁画缝隙中发现蓝花勾勒出象形文字,内容竟是千年前某位母亲对儿子的叮咛;在北极科考站,蓝花在冰层下生长出完整的莫尔斯电码,翻译过来是:“我们从未真正分离。”

生态学家提出“共感生态圈”理论:蓝花已演化为地球的**情感神经系统**,通过根系网络传递情绪信号,调节区域心理气候。某些地区犯罪率骤降、抑郁发病率归零,皆与此有关。

“它们在治愈地球,”一位老教授在演讲中哽咽,“而我们,终于学会了做一个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一切。

“忘川同盟”残余势力在暗处集结,他们发布宣言:“灵魂归来是秩序的崩塌!人类必须保持界限!”

他们在多国制造恐慌,散布虚假视频,称“小禾是AI幻象”,“蓝化症是精神瘟疫”。

甚至有人潜入第八回音琅,企图炸毁镜面。

那一夜,警报再响。

陈默带人赶到时,只见几名蒙面人已被蓝花藤蔓缠住,动弹不得。而镜前,小禾静静站着,目光平静。

“你们怕什么?”她轻声问,“怕爱太强,怕记忆太深,怕活得太真?可你们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她顿了顿,声音忽然穿透整个山谷,直达全球共感场:

“最可怕的是,明明有机会说一句‘我爱你’,却一辈子憋在心里,直到对方再也听不见。”

那几名袭击者浑身颤抖,面具滑落,露出满脸泪水。其中一人跪地痛哭:“我妈走那天……我连病房都没敢进……”

小禾走过去,轻轻握住他的手:“现在说,还来得及。”

男人抽泣着,对着空气嘶喊:“妈!我对不起你!我想你啊!”

片刻寂静后,镜中浮现出一位白发老妇的身影,微笑着擦去眼角泪珠:“儿啊,我一直在这儿呢。”

事件过后,攻击行为再未发生。

人们开始自发守护蓝花园,称之为“心田”。许多家庭在院中种植蓝花,将其视为家族情感的见证者。医院设立“共感安宁病房”,让临终者在亲人陪伴下完成最后的倾诉;监狱推行“三句话改造计划”,囚犯需向受害者写下真诚道歉方可减刑;甚至外交场合,两国代表在签署协议前,先交换一句“感谢你愿意谈”。

一年后,第一例“主动蓝化”出现。

一位患绝症的女孩,在完成最后一次共感对话后,身体逐渐化为蓝光,最终融入一片新生的蓝花园。她的父母没有悲伤,只在花丛立碑:

>“她说,她想去看看风的尽头。”

科学家检测发现,她的DNA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一种新型生物能量,持续辐射出平和频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