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以前家里还有什么人吗?”谢昭缝好最后一针,咬断线头。
谢执低下头,“有……有个小妹,小时候也爱跟在我后面跑……”
“那她现在人呢?不在了吗?”
谢执呼吸凝住,半晌,才从喉咙深处硬生生挤出一句,“……不在了。”
谢昭愣了愣,她原本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会触到对方旧伤,连忙压低声音,歉意道:“对不起,老伯,我不该问的。”
谢执摆摆手,目光却牢牢落在她脸上。
那抹歉疚的神色,仿佛与从前那个小姑娘重叠了过来。还是一样的心肠太软,总为别人的伤悲动容。
他偏开头,极力压下声音里的颤抖,“……问一问也无妨。她走的早,走的干净,反倒是我,苟延到如今,不知算不算呢……赎罪。”
谢昭一愣,随即轻声劝慰:“老伯别这么说,人活着,总是有意义的。”
“……”谢执喉结一滚,低声应道:“也许吧。”
若能日日就这么看着她,听她说几句话,哪怕苟延残喘,也确实算是活得有了意义。
第55章第55章阿兄!!……
日子在邑井镇缓慢流淌,如同山涧溪水,平静无波,却又在细微处悄然改变。
半年光阴,足够让“隔壁独居的老伯”成为谢昭生活中一个熟稔而自然的存在。
这一日,暮色四合。
谢昭刚把院门落锁,夏枝和春桃安静地站在她身后。夏枝手里小心地捧着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几颗炒熟的豆子,是准备听书时吃的零嘴儿。
谢执拄着那根磨得油亮的竹拐杖,慢吞吞地在巷子里挪着。
“谢姑娘是去听书么?”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望向谢昭。
“是啊,老伯您也去吗?”谢昭回身,脸上漾开温婉的笑意。
“唉,不去了,耳朵背了,也听不真亮。”谢执已经走到了自家门口,一边说着,一边习惯性地往腰间摸索,随即脸色一变,露出懊恼和焦急的神色,眉头紧锁,额头上似乎瞬间就沁出了细密的虚汗,“哎哟!瞧我这记性!钥匙……钥匙好像忘在屋里头了!”
他手忙脚乱地翻遍了几个补丁口袋,又颤巍巍地弯下腰,凑近门缝和门槛仔细寻找,动作笨拙又无助,把一个健忘又惊慌失措的老人演得惟妙惟肖。
“这可怎么办……这黑灯瞎火的……”他急得直跺脚。
谢昭见状,连忙上前几步,语气关切:“老伯您别急,钥匙忘屋里了?那您今晚……”
“唉……怕是进不去门了……”谢执垂头丧气,肩膀塌陷得更厉害,显得无比可怜,“只能在这门口台阶上……将就一晚了……”
“那怎么行!”谢昭立刻否决,语气不容置疑,“夜里露水重,寒气入骨,您身子骨怎么受得了!”
她看了看渐深的天色,又看看眼前这焦急无助的老人,几乎没有犹豫,“这样吧,老伯,您要是不嫌弃,今晚就先在我家西厢耳房凑合一宿?地方是小了点,但还算干净暖和。等明天天大亮了,再想法子找锁匠开门?”
谢执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随即又被强压下去的惶恐和过意不去取代:“这……这太打扰姑娘了!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我一个糟老头子……”
他连连摆手。
“没什么打扰的,老伯。”谢昭语气坚定,已经示意春桃去重新打开刚锁上的院门,“西厢空着也是空着。快进来吧,别在外面站着了,仔细着凉。”
她说着,自然而然地伸出手,轻轻扶住了他微微颤抖的胳膊肘。
一股温热的暖流顺着那触碰的地方,瞬间席卷了谢执的四肢百骸,让他伪装下的身体变得逐渐僵硬。
他半推半就地被她扶着,迈过了那道他朝思暮想的门槛。
心跳声在耳膜里擂鼓般轰鸣,震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他成功了!
西厢耳房果然窄小,仅容一床一桌一凳,但收拾得异常整洁。
板床上铺着浆洗得发白的粗布床单,一床半旧的薄被叠得方方正正,散发着阳光晒过后特有的暖融融的馨香。
窗下小几上,一个豁了口的陶罐里,插着几支不知名的淡紫色野花,显然是谢昭特意采来点缀的,给这简陋的空间平添了几分生机与温柔。
谢执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鼻尖萦绕着被褥的暖香,听着隔壁主屋传来属于她的生活声响。
她起身倒水,木瓢碰着陶瓮发出清脆的“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