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稚御山河 > 第五十七回 御座抛词盐务起争 暖阁挥毫稚字求夸(第3页)

第五十七回 御座抛词盐务起争 暖阁挥毫稚字求夸(第3页)

向昚的脸色稍缓,又问:“那有没有人不听话?”

“有。”魏良才笑道,“有几个豪强想私占盐场,管仲不跟他们吵,只让人把规矩一条条念给他们听,再把该交的税算得明明白白。豪强们见理亏,又怕失了民心,只得乖乖听话。这便是‘以理服人’,比吵来吵去管用多了。”

向昚听得“哦”了一声,神色渐渐平和:“那……你再说说,管仲后来怎么让齐桓公当上霸主的?”

魏良才心中一松,知道这课总算能继续下去,便缓缓开口:“后来诸侯之间互相攻打,百姓苦不堪言。管仲便劝齐桓公出面,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召集诸侯会盟,立下规矩——谁也不许随便打仗,谁要是欺负弱小,大家一起讨伐他。诸侯们见齐国富强,又讲道理,便都服了齐桓公,推举他为霸主。”

他顿了顿,又道:“这就像陛下如今要整盐法,若能把规矩立明白、把好处分给百姓,大家自然会听话;若是只靠争吵,反而办不成事。”

向昚听得连连点头,嘴里嘟囔:“原来如此……讲故事就得这么讲,才有意思。太傅,你早这么说,朕不就听进去了?”

魏良才苦笑摇头:“臣遵旨。日后臣便按陛下的意思,把史实讲成故事,让陛下听得明白,也学得进去。”魏良才见他神色回温,便道:“陛下若肯将《史记》中齐桓公与管仲之事亲笔誊写出来,臣明日便继续讲下去;往后臣教陛下读书,也都按‘故事’说,让陛下听得明白。”

向昚一听,眼睛亮得像灯:“拉钩!拉钩!朕就写,你可要说好了。”说着“啪”地一声起身离座,“太傅你可别反悔!朕一写完,你就得接着讲。”

魏良才笑道:“臣不反悔。只是陛下,字迹一定要工整,一笔一画,不可潦草。”

“工整?一定工整!”向昚拍着胸脯,转身便蹦蹦跳跳地出了暖阁,嘴里还念叨着:“朕这就去写,写完就来听故事!”明章宫偏殿,案上早已铺开雪浪笺,墨汁新研,清香四溢。向昚一进门便迫不及待拿起笔,手腕一沉,刷刷点点写了起来。他口中念念有词,“齐桓公……管仲……盐铁……”,力求一笔一画都端端正正,可写出来的字依旧是歪歪扭扭,或大或小,笔画忽粗忽细,墨迹深浅不一,勉强能辨认出是文言文,却要费些力气。

他写的是:“齐桓公即位,国势未稳。管仲自鲁归齐,定‘尊王攘夷’之策,以安诸侯。管仲曰:‘君要安百姓,百姓安则国本固。’于是行‘相地而衰征’,按土地肥瘦定赋税,减贫者之负。又设‘盐铁官’,官督商办,盐铁之利尽归国库,既富国家,又不扰民生。管仲立‘三选之法’,选贤任能,不问出身,只看才干。修水利,整军备,数年间,齐国仓廪丰实,甲兵强盛,齐桓公遂会盟诸侯,为霸主。”

写了约莫半个时辰,向昚手腕酸痛,胳膊也沉得抬不起来,他“啪”地一声把笔扔在案上,揉着手腕嘟囔:“好累啊,不写了!”

歇了片刻,他想起什么,拿起写好的纸幅,转头问殿内的太监们:“你们看,朕的字怎么样?”

那些太监哪里懂什么书法,只知道顺着陛下的意思夸,连忙躬身齐声道:“陛下的字写得好好好!工整得很,一笔一画都透着龙气!”

向昚又看向一旁的张贵祥,张贵祥也连忙上前,眯眼打量了一番,笑道:“陛下的字确实大有进步,比上次工整多了,这‘盐铁官’三个字,写得尤其精神!”

“嗯,朕也觉得不错。”向昚得意地扬了扬纸幅,“拿给皇后看看,让她也夸夸朕。”向昚坐上御辇,一路来到皇后赵怡的寝宫——慈圣宫。宫门未闭,雪光映着朱红廊柱,他一掀帘便蹦蹦跳跳地进去,却见皇后正临窗端坐,手里捧着一卷书细读。

“你读的是什么书啊?”天子声音清亮,带着几分雀跃。

皇后赵怡听见是皇帝,连忙合书起身,便要下拜行礼。向昚连忙摆手:“哎,别跪了,下面这么冷,跪什么跪?”说着上前两步,又问,“你读的到底是什么书?”

赵怡躬身道:“臣妾读的是《论语》。”

“《论语》《论语》……”向昚念叨了两遍,眼睛一瞪,“这是哪家的语言啊?”

赵怡忍不住“噗嗤”一笑,柔声道:“陛下,《论语》是孔子所作,记载的是圣人之言。”

“孔子?”向昚一拍脑袋,“我知道!我天天在暖阁里,背后站的就是孔子画像。哦,原来他编的是《论语》啊。”

赵怡笑着纠正:“不是编的,是孔子弟子记录他的言行,集成此书。陛下今日所来,是有什么事吗?”

“哦,对了,我把正事忘了!”向昚一拍大腿,从袖中取出一卷纸,展开递过去,“皇后,你看看,这是我今天写的字,你能看懂吗?”

赵怡接过纸幅,眯眼细细打量。只见上面字迹歪歪扭扭,笔画忽粗忽细,墨点斑驳,勉强能辨认出“管仲”“齐桓公”等字样。她忍着笑,轻声道:“陛下,您写的是……管仲与齐桓公的事?”

“正是!”向昚得意道,“今日太傅给我上了课,说管仲如何帮齐桓公治理齐国,还说要给我讲故事。你看看,这是我按太傅说的,亲笔写的文言文,怎么样?工整吧?”

赵怡逐字逐句看下去,越看越觉得有趣,又不敢直言,只道:“陛下的字……气势不凡,一笔一画都透着认真。内容也写得明白,‘相地而衰征’‘盐铁官’‘三选之法’,都记在上面了,可见陛下今日听得十分用心。”

“那是自然!”向昚挺起胸膛,“太傅说了,只要我把这些写下来,明日就接着给我讲故事。皇后,你说我写得好不好?能不能让太傅满意?”

赵怡放下纸幅,笑道:“陛下写得很好,比往日工整多了。只是这‘尊王攘夷’的‘攘’字,略有些倾斜;‘仓廪丰实’的‘廪’字,笔画稍显潦草。若陛下明日再写时,慢些落笔,稳些腕力,定能更上一层楼。”

“哦?”向昚凑近看了看,挠了挠头,“是吗?朕觉得已经很工整了。不过既然皇后这么说,朕明日就再慢些写。”他说着,又把纸幅卷起来,“等太傅夸了朕,朕再拿给你看,让你看看朕的进步!”

赵怡含笑点头:“臣妾等着。陛下今日写了这么久,定是累了,要不要臣妾让人备些点心?”

“好啊好啊!”向昚眼睛一亮,“朕正饿着呢。皇后,你陪朕一起吃,顺便再给朕讲讲《论语》里的故事,好不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