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六要素”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案例18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例(第1页)

案例18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例(第1页)

案例18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例

题目“文明餐桌从我做起”——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一、案例来源

本节课内容来自于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必修模块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包括视频采集方式及利用数字化视频加工工具对视频进行简单加工,包括视频剪接。

本课是广州市萝岗区开发区中学(开发区外国语学校)淦克果老师执教的一节课。本课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整体教学效果好。案例根据“六要素”教学模式的设计对原有的教学设计做了修改。

二、教学设计简介

(一)教学思维方式设计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教学活动主要围绕主题“文明餐桌从我做起”而展开,让学生结合所给素材利用绘声绘影完成一个完整的视频作品制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品表达信息的作用,并激发学生的创意。同时,本节学习内容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础。学生经常接触到视频,对视频的格式及其采集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同学对如何进行专业化的加工视频还是缺乏实践锻炼,还需要掌握更多的有关视频加工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对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依据前面提出的教学内容,教师考虑学生是否具有能力完成,需要制定怎样的学习策略,教学对象分析应当具有怎样的知识、能力、情意三个维度的基础要依据学生的基础量身、量班制定。

1。知识目标

(1)了解并举例视频信息常见的采集方式;(概念性知识)

(2)了解视频加工的一般过程及加工工具;(程序性知识)

(3)知道绘声绘影视频加工的基本操作方法。(程序性知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主题视频的制作,掌握使用绘声绘影对视频进行导入导出、剪接、转场、添加字幕音乐等技巧;尝试运用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推理能力)

(2)通过专题网站及小组协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能力)

(3)通过与同学交流,能够使用专业术语进行沟通。(沟通能力)

3。情意目标

(1)通过视频制作、分析、欣赏与评价,感受视频在信息表达交流中的独特魅力,提高自身审美及创新能力。(审美与创新)

(2)通过主题视频制作,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意识;养成积极协作自主学习的习惯。(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师通过明确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和全面地了解学生将怎样从一个知识梯度迈向另一个知识梯度。能力和情意目标的实现也更加清晰了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这里知识的设置和目标定位一般是依据教材的知识点制定,而能力目标则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去积累经验,能力目标在实践操作起来也是比较难以实现的教学部分,情意目标则一般通过欣赏、评判等方式来实现完成,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原动力。

(二)教学行为方式设计

1。主动

通过一个“光盘行动”这样的一个爱惜粮食的主题引导学生制作一段宣传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视频制作的兴趣。通过对学生提问,达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引导学生分析一个视频所需要的视频素材和构成要素。也能让学生清楚技术不是形成一个好作品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如何利用已有的视频素材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境导入的过程是学生思维进入一个模拟的现实场景,通过任务的产生,让学生有学习的强烈欲望。学而好知然后求知,设定一个可以让学生充满兴趣的情境和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2。互动

在激起学生兴趣之后,紧接着部署一系列具有递进层次的操作任务,学生在一个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会更进一步熟悉视频制作的一般流程。小组任务的设计的难度要大过个人学习的难度,这就导致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分工、协作、交流、共享资源才能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4人,1人负责收集素材,1人负责构思剧本,1人负责编辑,1人负责讲评),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不是让小组是一个空的组织,小组任务由小组长完成,而是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通过小组内的互动活动,小组内的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教师的课堂评价也是围绕着小组这个单位进行,如个人完成不算完成任务,小组完成任务才是完成任务,强调团队的价值观。以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表达。

3。能动

除设计小组合作互动的任务外,对学生个人也有一个任务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个任务是学生个人通过访问主题学习网站,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完成整个视频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学习流程,并发表评论对于多媒体制作的关键技术进行点评,同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给出完善建议。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教师通过学生的完成结果和表现情况进行打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能力,激发出内在的创作灵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主动学习变为能动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实施简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光盘行动”,引导学生体会视频中表达的信息。请两位同学就此视频发表自己的感想。根据学生的感想做点评,从而引出本课活动主题:“文明餐桌从我做起”宣传视频制作。

学生活动观看、欣赏视频,回答老师的问题,发表感想。

设计意图感受视频在信息表达交流中的独特魅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任务是主题视频作品制作,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评析通过“光盘行动”这样的一个爱惜粮食的主题引导学生制作一段宣传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视频制作的兴趣。通过对学生提问,达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引导学生分析一个视频所需要的视频素材和构成要素。也能让学生清楚技术不是形成一个好作品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如何利用已有的视频素材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境导入的过程是学生思维进入一个模拟的现实场景,通过任务的产生,让学生有学习的强烈欲望。这个步骤为自主学习、互动学习、能动学习提供了好的兴趣基础。

(二)告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讲解视频采集加工的一般过程:明确主题→视频采集→选择工具→加工视频→评价分享

1。简略讲解视频采集方式及加工工具;

2。明确任务层次要求;

图4。18。1

3。明确任务加工流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