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广泛开展纪律教育。在抓好机关纪律教育的同时,把纪律教育触角向农村基层延伸,全市160个乡镇全面建立纪律教育室,用小展厅、小展板和“微讲堂”等小平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实现基层纪律教育严肃化、立体化,激活全面从严治党“神经末梢”。今年以来各乡镇纪律教育室相继组织开展了学党章、上党课、考党纪、重温入党誓词、身边案例剖析会、纪律约谈等纪律教育活动,累计受教育基层党员达4。2万人次。
二是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特别是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推动全市上下严要求、转作风、见实效。持续推行节日廉情常态化监督,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采取联合督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进行了重点治理,全市共查处×××起×××人,给予纪律处分×××人,曝光典型问题×××次共×××起。
三是重点整治“为官不为”。制定出台《××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官不为”行为问责暂行办法》,在全市深入开展“为官不为”专项纠治。全市共收集问题线索314条,查处“为官不为”问题起,处理人,曝光次起典型问题,形成了有力震慑。同时,试行《关于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激励干部担当有为的办法》,明确12种容错情形,建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制度保障,保护和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树立正确导向,选好用好干部
紧扣新时代好干部选用标准,始终把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推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严格干部选拔任用。树立“以德才论英雄,看担当定上下,凭实绩论优劣”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注重从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其他急难险重岗位培养选拔优秀干部。2017年,市委共调整任免县处级干部×××人,其中提拔×××人,重用×××人,平职交流×××人,免职×××人。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产生良好反响。
二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举办2期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培训县处级干部980余人。扎实推进学党章、学宪法的“双学”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开展与外地合作办学,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联合举办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等县级干部素质提升班。与网络干部学院合作办学,积极推进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在线网络学习。通过教育培训,各级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是从严从实加强管理。突出抓早、抓小、抓预防,严明纪律,防微杜渐。落实“凡提四必”,对205人进行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重点查核,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名”“带病提拔”。加强了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未出现违规问题。全面完成了县处级干部超职数整改消化工作。
五、注重民生为本,维护群众利益
紧盯基层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以及公共服务中的“吃拿卡”“推拖绕”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开展集中整治基层“微腐败”。针对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处事不公、以权谋私、作风不实等问题,坚持挺纪在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全市查处基层“微腐败”问题×××起,处理×××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曝光典型案例×××起,发挥了震慑警示作用。
二是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的问题。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开设“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举报直通车”,深入基层农村开展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活动,查处违纪问题起,处理人。同时,在全市开展医保基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挽回流失医保基金2。88亿元,移送、处理问题线索173件。
三是开展简政便民专项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削减至211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彻底取消。推广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将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30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运行;梳理出15项政务服务事项,推行“只跑一次”审批改革,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事。
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惩治腐败
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实行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最大限度遏制消极腐败现象。
一是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严管厚爱大多数、严肃查处极少数,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让“零容忍”形成震慑。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第一种形态共××××人次,占比70%;运用第二种形态共××××人次,占比25%;运用第三、第四种形态共×××人次,占比5%,其中县处级干部立案××件,处理××人。
二是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对1184名市管干部全部建立廉政档案,档案内容动态化更新。发挥廉政档案作用,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严把党的十九大代表和县区换届人选党风廉政关,对政治上有问题的一票否决,廉洁上有硬伤的坚决排除。
三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认真开展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当好“施工队”,制定“施工图”,责任到组、落实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市委主要领导深入检察机关调研督导,听取意见建议,做涉改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县(区)监改工作的督导调度,11个县(区)紧跟市里步伐,各项工作都按要求稳步推进。
我们的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少数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同级监督乏力,效果不明显;少数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履行不力。2018年,我市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加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治保障。
修改分析
这种报告属于例行性的工作汇报材料,基本框架和材料布局都没有问题,修改中只是围绕“写实”二字,做了部分增和删:
(一)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实”,删去虚的东西。第一部分开头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主体的解释、有关段落中说理议论性的语言,还有一些模式化表述和过渡性文字,均做了删减,以求干净、简练。
(二)着眼于内容的“实”,充实相关事实。原稿主要事实基本清楚,但有些地方显得笼统、模糊,不够具体,所以增加了有关工作举措、事例和数据。其中数据增加较多,因为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特别是把查办案件、处理问题的数据摆出来,就显得更为真实可信,说明工作的确有力度、有成效。
(三)着眼于自我评价的“实”,增加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虽然只在结束段加进几句话,但我认为不可缺少。任何工作哪怕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自我,不把话说得太满,这才是对上级负责的态度,也有利于今后巩固成绩、纠正不足,把工作做得更好。
工作报告的“实”,最重要的是事实之“实”。无论哪种报告的修改,都要通过仔细检查、深入分析,对不全面的予以增补,对不具体的予以细化,对不准确的予以纠正,对不真实的予以查对核实,千万不能凭印象、想当然,不能搞统计加估计,更不能弄虚作假。正像人们所批评的:有些汇报材料水分较多、真假莫辨,把没有做的说成做了,把正在做的说成做完了,把做得一般的说成做得很好,这种虚报政绩、糊弄上级的报告,应当坚决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