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年没见,季温时着实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郭奕。
郭奕是她小时候的邻居,两人的母亲既是同事又是好友。虽然梁美兰辞职开服装厂挣了些钱后就搬离了那个家属大院,郭奕家也早就因郭叔叔的工作调动搬去了隔壁区,但两家的交情没断,偶尔打个电话,逢年过节聚聚。季温时这些年一直在外面上学,跟郭奕没能见上几面,但在这里遇见这个小时候总带她玩的邻居哥哥,她还是觉得意外又亲切。
“听梁阿姨说你在海大读博,我还打算开学后找时间联系你,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了。”郭奕镜片后的眼睛弯出柔和的弧度,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咖啡单,“喝什么?哥哥请客。”
郭奕比她大五岁,是院里那帮孩子中年纪最大的,一直品学兼优,温和有礼。那些年,棉纺厂家属院家长教训孩子的固定句式就是:“你看看人家郭奕!你要是有他半点懂事,老娘我能多活十年!”
“郭奕哥怎么来海大了?”季温时的视线落在他手里的深蓝色帆布袋上。这是海大人文学院给来报到的新生准备的文创大礼包,“你之前不是在京大读博吗?”
“刚毕业,导师说我在京大呆了十年了,赶我出来换换环境。”郭奕无奈地笑笑,“海大历史系正好有位老教授有博后名额,我就过来待两年。”
季温时在心里默默羡慕。人家都博士毕业了,她连开题都还没着落。
郭奕看了眼腕表:“我一会儿去系里见导师,上午应该要开个会。你中午有安排吗?一起吃个饭?”
“我们导师上午也组织开会,”她想起曹老师每次读书会冗长的流程,“不知道要开到几点,估计挺晚的。”
“没事,”郭奕眼底笑意温和,“我等你。”
九点整,季温时捧着杯桂花拿铁踩点进了会议室。这是新学期第一次读书会,人到得格外齐。椭圆长桌边,远离主讲席的风水宝地早已被占据,只剩下左右两边离导师最近的门神位。她认命地在主讲席左边坐下。
曹老师还没到,会议室里一片喧闹。一个暑假没见的同门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笑,她身边只坐着师弟方晓凡,两人各自埋头刷手机,默契地互不打扰。
微信突然跳出一条好友申请,验证消息只有两个字。
「陈焕」
季温时这才意识到,都去人家家里蹭过两次饭了,居然连微信都还没加。
她点了通过,对话框立刻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邻居,我现在能剁排骨吗?」
她忍不住唇角一弯。这人真是的……
季温时:「可以」
那边顿了顿:「今天醒这么早?」
季温时:「我在学校,上午开会。」
想了想,她又补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微信的?」
「找中介要的。我上午要拍个视频,得剁排骨,怕你还在睡觉,又不能去敲你的门。」
奇了怪了,她怎么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委屈呢?
这时候曹老师端着茶缸走进来,她只好收起手机,拿出电脑打开。
她的电脑微信常年是登录状态,刚解锁屏幕就看到那边追了条消息过来。
「中午回来吃饭吗?炖了薏米山药排骨汤,养胃。」
她的目光久久地落在“回来吃饭”这四个字上。这个词组真奇妙,亲密又寻常,无论出现在什么关系里,总能让人感觉到期待和温暖。
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突然浮现八点档家庭伦理剧里的经典桥段:贤惠的妻子在家精心烹饪一桌菜肴,守着咕嘟咕嘟沸腾的汤锅给老公打电话。电话那头,男人往往在花天酒地不亦乐乎,或是小三在怀乐不思蜀。妻子满怀期待地问丈夫今天回来吃饭吗?丈夫烦躁地敷衍一通,啪地一声挂断电话。镜头一转,妻子失落地看着一桌佳肴。
不过今天她似乎就是那个渣男……毕竟先答应了郭奕。脑海中的小剧场里,守着汤锅的哀怨妻子突然变成了系着围裙的陈焕,顶着那张又冷又酷的脸幽幽看过来。她赶紧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一大口,把涌到唇边的笑意压下去。
脑子里一天天都在想些什么。
「不好意思,中午有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