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戍光志愿雄赳赳 > 第十五章策略与交锋(第3页)

第十五章策略与交锋(第3页)

他伸出布满老茧、带着冻伤痕迹的手指,指向地图上一处用红笔圈出的区域,那里标注着“鹰嘴崖滑移面”:“你看这里,鹰嘴崖下面,是一道宽三米、深五米的隐性裂缝,当年我剿匪时,亲眼看到半个崖壁滑下去,掩埋了土匪的窝点。你们的施工图纸上,把这里标成了‘稳定岩层’,其实下面全是松散的碎石和黏土,只要挖掘机一震动,整个崖壁就会滑下来,正好砸在你们的勘探点上。”

张队的目光落在地图上,又转头看向远处的鹰嘴崖,那里确实像一只展翅的雄鹰,崖壁光秃秃的,没有任何植被——他知道,没有植被的崖壁,往往地质结构不稳定。他下意识地拿起自己的施工图纸,对比着地图上的标注,发现施工图纸上的地形轮廓,竟然和老地图有明显出入,鹰嘴崖的位置被轻微偏移了,正好避开了那条隐性裂缝。

“这不可能。”张队的声音有些干涩,“我们的图纸是专业测绘公司做的,不可能出错。”

“专业?”马向东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沧桑,“六十多年前,我手里的这张军用地图,是用飞机航拍、地面实测,牺牲了三位测绘兵才完成的。后来我在这山上生活了快六十年,每年都要走几遍所有山道,哪里有裂缝、哪里有暗沟、哪里的土是流沙、哪里的石是危岩,我比我自己的手掌还清楚。”

他的手指又移到另一处,标注着“黑风口暗沟”:“这里,黑风口下面,是一条连通地下水脉的暗沟,宽两米,上面只盖了一层薄土和几块碎石。你们的钻机要是打在这里,不仅会掉进暗沟里,还会戳破地下水脉的通道,暗沟里的流沙会瞬间喷涌而出,堵塞下游的泉眼,不出三天,山下的居民区就会停水。”

马远立刻上前,打开手机里的地质监测视频:“张队,这是我们昨天拍摄的黑风口地质雷达影像,您看,这里确实有一条明显的中空区域,和马爷爷地图上标注的暗沟位置完全吻合。”

张队凑近手机屏幕,看着视频里清晰的雷达图像,脸色渐渐变了。他从事工程行业十几年,最清楚地质勘探的重要性,一旦地质数据出错,施工过程中很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到时候不仅工程泡汤,他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还有这里。”马向东的手指继续移动,落在“古墓群边缘流沙层”的标注上,“你们的索道桩基,正好要打在这上面。这片流沙层下面,就是羌人古墓的夯土层,夯土层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质地松散,根本承受不住桩基的重量。一旦打桩,流沙层会瞬间坍塌,不仅会毁掉古墓,还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上方的山体滑坡。”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沉重:“小伙子,我给你讲个故事。二十年前,山下的村子想要修一条公路,绕过黑风口,当时我就告诉他们,黑风口下面有暗沟,不能修。可他们不听,觉得我是老糊涂了,执意要修。结果公路修到一半,暗沟坍塌,把五辆工程车埋了进去,牺牲了两位工人,公路也被迫停工,至今那里还是一片废墟。”

张队的身体微微颤抖,他想起自己去年参与的一个项目,就是因为地质勘探不到位,施工时引发了小规模塌方,虽然没有人员伤亡,却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因此被公司记了大过。眼前这位老人的话,还有那张精准得可怕的老地图,让他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你可以不信我。”马向东看着他,眼神里没有指责,只有真诚,“但你要相信数据,相信历史,相信那些用生命换来的经验。你看看你身后的工人,他们大多是本地人,家里的老人孩子都住在山下。你想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建一个可能毁掉自己家园的东西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张队的心上。张队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工人,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犹豫和恐惧的神色。一位年纪稍大的工人走上前,小声说:“张队,马老班长的话,我信。我爷爷当年就是修公路时,被黑风口的暗沟埋了,差点没出来。这山上的情况,马老班长比谁都清楚。”

“是啊,张队。”另一位工人也说道,“我们是来赚钱的,不是来拼命的。要是真引发滑坡,我们的家人也会受影响,这活儿我们不能干!”

工人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工人表示不愿意继续施工。旅游公司的副总急了,大喊道:“你们干什么!公司给你们发工资,你们要听我的!谁要是敢停工,就扣掉三个月工资!”

“扣工资也不干!”那位年纪稍大的工人喊道,“命都没了,要钱有什么用!”

“对!我们不干了!”工人们纷纷放下工具,后退了几步,与工程车拉开距离。

张队的脸色苍白,看着眼前的局面,又看了看马向东手里的老地图,心里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他转过身,对着副总,坚定地说:“副总,这个项目不能施工。马老班长的地图和监测数据都证明,这里的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继续施工,不仅会引发地质灾害,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我不能拿工人的生命开玩笑。”

“你!你敢违抗我的命令!”副总气得浑身发抖。

“我是工程负责人,有责任确保工程安全和工人安全。”张队的声音坚定,“如果公司执意要施工,请另请高明,这个项目我辞职不干了!”

说完,他摘下头上的安全帽,扔在地上,对着马向东深深鞠了一躬:“马老班长,谢谢您提醒我,不然我就酿成大错了。”

马向东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伙子,你是个负责任的人。守护家园,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每个人的责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声和汽车鸣笛声,省自然资源厅的工作组和警方赶到了现场。工作组的负责人走到副总面前,拿出一份文件:“根据我们的调查,你们公司提交的地质勘探报告和文物评估报告存在伪造嫌疑,涉嫌违法违规,现在我们正式叫停你们的项目,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警方也上前一步,对副总说:“请你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

副总脸色惨白,瘫软在地,被警方带上了警车。工程车被依法查封,工人们纷纷散去,有的还主动留下来,想要帮忙清理山道上的杂物。

西山口的风再次吹起,这次不再带着压抑的气息,而是充满了清新的泥土芬芳。马建国扶起马向东,看着父亲苍白却坚定的脸,眼眶湿润:“爸,您太厉害了。您用智慧,化解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冲突。”

马向东摇了摇头:“不是我厉害,是真相厉害,是良心厉害。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站在正义的一边,用真诚和智慧去打动他们,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索娜走到马向东身边,眼里满是敬佩:“马爷爷,您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坚守,不是硬碰硬的对抗,是用经验和智慧化解危机;真正的力量,不是权势和武力,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敬畏。”

周明远也说道:“马老班长,您的智慧,是岁月的沉淀,是生命的感悟。您用一张老地图,不仅守住了后山,更守住了人心。”

马远看着手里的老地图,心里充满了感慨。这张地图,承载着爷爷的战争记忆,承载着嘉梁的地质密码,承载着四代人的守护信仰,更承载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坚守不是蛮干,是懂得用最恰当的方式,守护最珍贵的东西。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西山口的山道上,洒在那张泛黄的地图上,地图上的每一条线条、每一个标注,都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芒。马向东、马建国、马援朝、马远、索娜、周明远,还有所有参与守护的人们,站在山道上,望着远方的雪山和古城,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藏族阿妈们唱起了祈福的歌谣,歌声悠扬,回荡在山谷间;汉族老人们拿出带来的青稞饼和酥油茶,分给大家;年轻人们互相交流着感受,纷纷表示要加入“戌光志愿者”,一起守护家园。

马向东坐在一块岩石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平静与欣慰。他知道,这场斗争的胜利,不是靠他一个人的智慧,是靠所有人的坚守与团结,是靠真相与正义的力量。

“爷爷,您累了吧?我给您揉揉肩。”马远走到马向东身边,轻轻为他揉着肩膀。

马向东闭上眼睛,嘴角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想起了长津湖的战友,想起了剿匪时的兄弟,想起了那些为守护家园而牺牲的人们。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因为他们的精神,已经传承了下来,融入了嘉梁的山山水水,融入了每一个守护家园的人的血脉里。

嘉梁的风,清冽而温暖,带着雪山的气息和三江的湿润,吹过西山口的山道,吹过千年的古道,吹过每一个人的心头。“戌光志愿者”的旗帜,在夕阳中迎风飘扬,格外鲜艳。

智慧是坚守的翅膀,坚守是智慧的根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人们明白,真正的胜利,不是战胜对手,是唤醒人心;真正的守护,不是拒绝一切,是懂得如何用智慧和真诚,守护那些最珍贵的东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